东盟青年用汉语讲述中国情结 盛赞南宁的城市魅力
选手正在进行演讲
演讲完毕后,选手都会抽题进行即兴演讲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李慧婷 文/图)一个个身穿着东盟特色服饰的青年们今天都齐聚一堂,有的身穿印尼传统服饰“纱笼”,有的身穿越南特色服装“奥黛”,也有的头挽发髻、戴鲜花……你会不会以为这是一场东盟服装秀呢?
“有人问我你来自哪儿,我就说自己是本地人,别人说你怎么那么黑,我就会开玩笑说北海太阳太大把我都晒黑啦!”“老师告诉我,学汉语就像爱情,你若不爱它那就像祝英台嫁给马文才。”……你会不会这是一场段子大赛呢?
其实都不是,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东盟青年外语演讲大赛。
10月25日上午,广西“一带一路 手拉手”中国-东盟青年外语演讲大赛在南宁举行,此次大赛分为汉语组、东盟非通用语种组、英语组,按照预赛、复赛和决赛逐级进行,其中,特邀组直接进入决赛与其他选手角逐最终奖项,这个赛事在17个赛区共进行了75场比赛,1.1万多名中外青年选手参加了角逐。9月中旬大赛启动了报名,10月9日起开始在全区进行预赛和复赛,今天,则是选手们进行最后的决赛。当天晚上,广西“一带一路 手拉手”中国-东盟青年外语演讲大赛总结会在广西艺术学院进行。
这一次参加了比赛不仅有肤色黝黑的非洲选手,也有来自各个东盟国家的优秀青年,据悉,参赛人员分别来自在广西生活、工作、学习的人士以及特邀的东盟国家青年官员、东盟籍广西高校青年校友、东盟友好高校学者学生代表等。
在汉语组的比赛上,第一位上场的是一位身穿印尼传统服饰的女选手,她进行了主题为《我的中国之旅》的演讲,“在印尼有一句谚语叫做,想求知就到中国。我也希望亲眼看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年,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中国之旅,学习了许多汉语,从‘你好’到‘给力’。”在选手结束演讲后,他们都会抽取题目进行即兴演讲。在比赛中,中外青年都用汉语讲述了中国-东盟友好交流的故事,阐释了友好的思想理念,传达了深厚的感情,场面生动活泼,气氛热烈友好,充分体现了大赛鲜明的主题和各国的特色文化。
来自越南的范氏艳香只有24岁,但却已经在河内学了4年中文,今年她来到了广西大学读起了国际贸易专业的研究生,“我从前参加过一次中越青年大联欢,然后就喜欢上了南宁这个城市,想来到这片土地上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蔺英振是一个帅气的缅甸小伙儿,在介绍自己的名字时,他总是很自豪告诉别人,“我姓蔺相如的蔺。”这个有着25%中国血统的小伙子在缅甸学了一年的中文便已经可以流利地用汉语交流了,现在就读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他非常喜欢自己的校园,在演讲时也不忘和大家介绍自己学校树木成荫、环境优美。
东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广西与东盟陆海相连,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举办“一带一路 手拉手”中国-东盟青年外语演讲大赛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行动,是中国-东盟之间人文交流的生动实践,促进营造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及我区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对深化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