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闭幕
东博会上市民大包小包购物忙 潘浩 摄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黄颖)昨日下午,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胜利闭幕。
据介绍,本届东博会启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扩展馆,力促重大项目落地实施,经贸实效显著提升。成功签约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更多,涉及能源、航空、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
启用新扩展馆 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均创新高
本届东博会力促重大项目落地实施,经贸实效显著提升。启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扩展馆,新增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总展位数达到5800个,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均创新高。各国企业申请展览面积超过12.95万平方米,比规划面积多17.73%。实际安排参展企业总数2669家,比上届增长21%。实际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东盟10国和区域外国家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比上届增长28.6%;使用展位1590个,比上届增长22.7%,占总展位数的27.4%。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7个东盟国家包馆。区域外有18个国家65家企业参展。
本届东博会参展参会客商6.5万人;采购商团组89家,比上届增加4.7%,超过400名来自欧美、中东、南亚和非洲的国际买家到会采购洽谈,专业客商数量及质量进一步提高。
经贸成交活跃 举办72场活动达成一批合作项目
本届东博会在经贸对接上取得了新成效。会期举办了72场经贸投资促进活动,贸易成交活跃,达成了一批投资合作项目。
新增的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区在新型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农村可再生能源、农业示范园区等方面促成了一批合作意向。新增的东盟投资及服务贸易展区,集中展示了东盟产业园区、投资项目,吸引了有意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洽谈签约。
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成果。国际经济与产能合作展区围绕铁路、电力设备、电子通信、金融等领域,吸引了中铁东方国际、中国铝业、华为、国家电力、广西投资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一批知名企业参展。东博会期间通过各类项目洽谈会成功签约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更多,涉及能源、航空、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
拓展合作区域迈出新步伐。本届东博会新增“国际展区”,韩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阿联酋、澳大利亚、埃及、黎巴嫩等18个区域外国家参展,东博会从服务“10+1”合作向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延伸。
拓宽“南宁渠道” 会期26个高层论坛深化各方交流
本届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34个高层论坛,其中会期举行26个,为历届最多,深化多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通过多层次、多领域交流活动,开展了部长级磋商及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之间的对话沟通,建立了更多的合作机制,启动或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丰富了“南宁渠道”。
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信息港论坛发布了《中国-东盟信息化合作基础与发展展望报告》,成立了中国-东盟信息港战略咨询委员会;签署了金融、物联网、柬埔寨国家数据中心、基于北斗的跨境集装箱管理系统等合作项目。华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首次参展。
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合作论坛发表了建立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倡议书,会期北斗/GNSS展示中心揭牌。
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峰会吸引了阿里巴巴、京东等中国电商领军企业及谷歌、微软等国际知名产业机构代表出席,围绕“互联网+引领未来,中国-东盟跨境合作”,探讨了“跨界互联,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促成了中越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重点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开通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版网站。
服务水平提升 证件申办首次引进可循环使用技术
除了进一步提升各项服务水平,本届东博会还为各国宾客带来更高的服务体验。本届东博会在新扩展馆增加了办证大厅、开幕大会会场、新闻中心、海关监管仓等设施。引进更多优质餐饮企业,增加现场供餐品种,满足6万人用餐需求。合理规划安检口位置,增加数量,优化安检程序。
此外,本届东博会还在展馆设施和信息服务上实现多个“首次”。在各安检口设置安检遮阳和制冷设施,首次在馆内配备电子储物箱;首次在展馆设置休闲排椅;首次设置大巴、出租车候客区,会期一共安排了至少250辆出租车在现场服务;首次开通“掌上东博会”,为客商参会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首次在证件申办中引进二维码技术和可循环使用的RFID技术,减少办证成本、提高办证效率;首次通过互联网开展布展施工服务申请和展具租赁服务,鼓励企业在展位搭建中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发布会上透露,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初步定于2017年9月22日—25日举行,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继续同期举办。第14届东博会的中国“魅力之城”为宁波市。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