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报:用青春和热血铸就食药安全

06.04.2017  19:47

图为罗达龙在取用茶叶样品。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就守不住老百姓饮食用药安全这条防线。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生测室主任罗达龙

  □ 文/图    李舒雯

  天生一张娃娃脸,说起话来略带腼腆,这个斯斯文文的大男孩就是2016年度全国“食品安全守望者”之一,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下称梧州所)生测室主任罗达龙。

  “你别看他年纪很轻,他可是我们食药检验检测战线中的精英啊。”梧州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温志芳笑着说。

  既然选择了,就要勇往直前

  2006年夏天,罗达龙从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回到了家乡梧州,特别喜欢研究机器设备的他听说梧州所里有很多先进的仪器,毫不犹豫地向梧州所递出了简历。经过严格的入职考核,罗达龙如愿进入梧州所,主要负责微生物检验工作。

  所里的仪器大多精密而复杂,一般新人学习使用仪器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而罗达龙只用了一个月就能熟练操作了。温志芳深有感触地表示,“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不仅学会了操作仪器,还开发了仪器的其他功能,用以完成更多的检验项目。他那股钻研的劲头上来了谁都拦不住。”

  一个人能对冷冰冰的仪器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在实验室里,同事们时常能看到罗达龙游刃有余地操作着仪器,眼睛中流露出“深情”,就像在与机器交流而非简单机械地操作。“最疯狂的应该是2011年备考中级职称的时候,当时所里新增了气相质谱联用仪的一个新的进样口ptv,为了让大家尽早用上,我只能自己边复习边测试仪器,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和仪器在一起,吃饭也是边咀嚼边操作,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两个月。”罗达龙眉飞色舞地说起了他和仪器的故事,“有想不通的地方,我会随时查资料或做测试,即便是在半夜,都会跳起来去实验室再试试。”

  这几乎成了罗达龙工作和生活的常态。有同事不解地问:你干嘛要那么拼呢?“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必须勇往直前。”罗达龙的语气十分坚定。入职不到两年,罗达龙就以所里新药研发小组骨干的身份,参与了梧州辖区7个药厂30多个新药质量标准的研发,参与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的壮药标准制定工作。2010年,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品快检方面的研究,并在全国率先把该技术运用于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检验检测无小事,不能落下一件

  谈及对罗达龙的印象,同事们说得最多的两个词便是“加班”和“颈椎病”。

  生测室,顾名思义就是跟微生物打交道,而微生物检测通常需要5~7天,只要有样品送来,罗达龙就会马上开始工作,即便正逢休息时间也不例外。“对罗主任来说,加班就是家常便饭,正常下班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奢侈。”一位同事说。

  “微生物检测工作是有时效性的,涉及老百姓人身安全问题时更要随时在岗。”罗达龙回忆起上个月发生的一起应急事件,“当时昭平县出现了一起由于食用野生蜂蜜而致人昏迷、死亡的事件,深夜将近12点蜂蜜样本才被送到所里。我们立即展开了检测工作,经过几小时的奋战,最终发现蜂蜜中的致毒物是钩吻碱,这样才有了救治的方向。那两天我只睡了两个小时,或许听起来很夸张——我当时并不觉得累,只想着尽快出结果,不能耽误病人的救治。”

  类似的突发事件对罗达龙来说都是常事。对于屡见不鲜的鼠药中毒事件,罗达龙作为技术攻关带头人,改进了应对处理方法,建立起鼠药专用图库,使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检测。这种方法能在20分钟内对患者的体液进行鼠药存留确证。2013年至今,这种方法及时确证了21例毒鼠强中毒样品,为医生成功救治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突发事件的检验检测工作是需要24小时待命的,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下还担负着突发事件应急责任,罗达龙还剩下多少休息时间呢?罗达龙无奈地说,“入职十年来我从来没休过公休,实在走不开呀。”

  身患颈椎病是罗达龙目前最大的烦恼,微生物检验工作需要长时间低着头,取样、接种、分离几乎都是相同的动作,长此以往落下了病根。罗达龙摇摇头,“做检测的时候通常一坐就是一天,水都顾不上喝,更别提放松颈肩了。”同事小李对他的评价就是俩字“真拼”:“罗主任颈椎病最严重的时候,整个手部的动作都是僵硬的,头也抬不起来,但还是坚持把手头的检测项目做完才去医院治疗。”

  罗达龙常对同事说:“检验检测无小事,是一种责任和担当,送来的检品绝不能在我这儿落下一件。”

  荣誉只是过去,并不代表将来

  2006年入职至今,罗达龙脑海中始终装着这样的信条:工作上从严,时限上不超,不误判,不错判。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他所带团队的要求。十多年来他就是凭着这样的信条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获得了许多殊荣,诸如科技进步奖、优秀论文奖等等,不胜枚举,已然是食药检验检测系统的“大咖”了。

  谈及今后的打算,罗达龙毫不犹豫地表示:一切从零开始!正如他常常说的那样,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并不代表将来,科学研究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