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中国有望继续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最大贡献

26.12.2014  23:06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任沁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6日在京联合发布《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本书是“世界经济黄皮书列年度报告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编写。

   报告指出,2015年,在美、欧、中、日四大经济体中,中国和美国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而中国仍极可能延续过去多年的惯性,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

   该报告对2014年世界和美国、欧洲、日本、亚太、俄罗斯、拉美、西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势,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特点所做的分析和预测;并就2014年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大宗商品等问题做了专题研究,对2014年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多边开发银行等年度的热点问题做专门研究。

   2014年,世界经济维持了上年度的缓慢复苏,同时经济增长格局分化显著。展望2015年的世界经济走势,《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美国与欧日等其他重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背道而驰的程度与后果的严重性。随着美国退出数量宽松政策,是否加息就成为美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关注点。美元升值对欧日出口复苏有利,但同时会引起资本向美国汇聚,从而抵消欧日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美元汇率如果出现大幅振荡,还将引起全球资产价格和资本大规模异动。

   第二,欧洲经济走出低迷的可能性。如果缺乏实体经济相应的且有力的投资与增长支撑,欧洲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可能则很难完全排除。

   第三,“安倍经济学”的最终效能。“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枝箭迟迟没有射出,即已有的政策尚未全面深入触及结构改革,比如僵化的劳动力市场、过高企业税等。同时,超高水平的国债、人口老龄化、生产率增长下降、农业改革进展缓慢,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安倍经济学”目标的实现。

   第四,主要新兴经济体新一轮改革的范围、力度和成效。中印两国的改革所释放出来的“红利”多少,将直接决定它们能否继续保持目前的中高速可持续增长局面。同时,巴西、俄罗斯经济颓势能否得到遏制,亦会对整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带来重要影响。

   第五,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2014年1月金融稳定局已提出是否将资产管理公司列入SIFIS的问题,英格兰银行也对其活动的潜在危害提出过警告。受到较少监管的资产管理公司一旦出问题,其连锁反应势必迅速扩散。

   第六,地缘政治经济的走势。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不仅会影响到俄罗斯以及与其经济关系密切国家的经济,而且会波及相关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一旦重大恐怖主义袭击在世界其他国家得手,首当其冲受其影响的便是石油供应及价格,世界经济复苏的进一步巩固亦会受到威胁。

   第七,大范围疫情与自然灾害亦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损害。2014年西非国家埃博拉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并扩散到主要经济体,则会殃及全球经济增长。同时,突发性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会给相关国家经济带来冲击。

   鉴于目前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上所呈现的种种迹象,并基于2014年世界经济整体运行的描述与分析,本报告认为,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大幅回暖的概率较小,相比2014年,经济增速基本持平或小幅上扬的可能性较大,即按PPP计算的增长率为3.3%,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增长率为2.8%。

   报告指出,亚太经济2015年的增长将基本保持平稳。曾经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活跃的亚太新兴市场难以恢复之前的增长水平,尽管亚太地区的复苏态势仍领先全球,但其增长速度正在趋缓,这可能成为本地区增长的“新常态”。全球最活跃的亚太新兴市场预计难以回到危机前的高增长,需要各国积极制定政策予以应对。

   报告还认为,2008年正式启动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与2013年正式启动的中欧BIT谈判是中国参与国际投资规则重塑的主要场域。这两项投资协定谈判不仅对中美及中欧经贸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也与中国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与优化息息相关。中美及中欧应秉持合作互惠共识,寻求达成平衡、共赢与高水平的BIT。

   报告从对中美及中欧双向直接投资现状的分析指出,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直接投资逐步上升,中国已不仅是欧美投资的东道国,也是对欧美投资的资本输出国。总之,审慎评估与对待中美及中欧BIT谈判,最终会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社科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2012年在联合国公布的2011年全球智库排名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名亚洲智库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