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告别“7时代”又何妨?
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记者刘丽娜)最近,不少经济分析机构与海外媒体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降至7%的新分水岭之下。中国人民银行2月4日的降准之举也被一些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经济失速的信号。
中国经济会失控吗?增速真的告别7%,思想界不再纠结于“保7”,那又何妨?
长期以来,海外观察中国有种“速度情结”。“中国经济增速降至24年来最低”、“中国遭遇四分之一世纪以来最低增速”……从近期西方媒体大作文章的标题可见,“中国减速”令西媒兴奋。
毋庸否认,经济学上,数字说明问题,GDP增速更是考察一个经济体宏观形势的关键信号。因此,客观而言,关注“速度”无可厚非。但对于中国经济,数字意义不在表面,更在于背后反映的变化。换言之,对于中国经济增速,不可静态,而应动态观之。
过去多年,中国约两位数增长始终令西方感到不可思议,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变化超乎想像。而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继续引发全球广泛探讨。许多海外经济学家承认,中国经济之所以几十年来历经各种风浪而依然稳健,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宏观决策善于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事实上,关于中国经济增速步入“6时代”的讨论在海外已有时日。最近,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把中国增速调至7%以下。该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朗夏尔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中国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分别降为6.8%和6.3%。
布朗夏尔同时自信地说:“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4%正好符合我们的预测。”弦外之音,善听者不难领会。
不过,即便像IMF这样的权威机构,其经济预测通常也都会依据现实变化不断进行动态修正。
在预测减速同时,IMF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指出,中国经济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积极信号,包括服务业在经济增长贡献中的比重上升,消费增强,而房地产业回调与金融机构去杠杆化是经济更健康的表现。
其实,大量海外报道不乏对中国经济的乐观分析,德国《明镜》周刊近日一篇分析文章标题即为《中国经济慢下来,是好事!》。文章称,增速放缓是经济结构改革需要承受的代价,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减少资产泡沫破灭的风险,并且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等。
理性的海外观察家深知,在相当程度上,本轮中国经济减速是中国决策者有意为之,而对这种减速的预期管理几年前就已开始,2011年开始的“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有所考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2010年就关注到中国政府当时对7%增速的暗示。他曾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调低经济增速是“明智的选择”。
中国经济需要“挤水分”,“不以GDP论英雄”,保持“战略定力”,适应“新常态”,一年多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对中国经济高屋建瓴的论断已经深入人心。
但一些西媒仍有疑虑。“借太多、建太多”,英国《金融时报》近日一篇新文章在目前西方的“中国经济担忧论”中很有代表性。他们认为,中国经济近期的最大风险在于房地产、地方债务和金融,由此甚至可能导致就业危机。
对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久前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已经给予有力回应。中国拥有强大的“储蓄牌”——储蓄率超过50%,中国政府有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于全球增长,中国连续多年的贡献世所共睹。2014年7.4%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是最高的。
而对于就业,曾几何时,中国执着于“保8”。决策者和不少知名经济学家曾表示,只有约8%的增速才能保证每年900万以上的就业创造,才会保证社会稳定。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的“保8”包袱完全可以放下。2014年,在经济放缓至7.4%的情况下,中国就业不减反增,去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一个论坛上曾强调,实际上,就业与增速的关系并不那么死板,中国经济增速降到6%,就业也不会出大问题。
对于那些持有中国经济“失控论”“崩溃论”的海外看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恐怕最有发言权。2011年12月,在《纽约时报》专栏以一篇《中国会崩溃吗?》引发全球大讨论的克鲁格曼不久前来到中国上海。他对自己当年的判断已经有了答案。“由于中国政府以及监管当局的努力,至少在过去四年里已经成功化解了部分金融危机的风险。至于未来,中国经济依然存在资产泡沫、增长承压的风险,但是长期中国经济还是值得看好。”
中国经济正在转向“中高速”增长。从国际上,5%至7%都可以看作“中高速”。放下“保8包袱”,中国不必再为自己戴上“保7枷锁”。
是时候真正放下“GDP主义”、“GDP崇拜”了。即使告别“7时代”,对中国,对世界都不会是梦魇。作为中国首个迈入人均GDP过万美元的省级行政区域,上海市近日在本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未设定具体增长目标,个中深意,需要时间消化。
世异时移。无论海外还是国内,看中国经济都应超越“速度情结”,回归更真实而稳健的增长。
正如中国资本市场资深研究人士、上海第一财经战略发展部主任谢潞锦所说,“我们宁可要健康的6%,也不要虚假的10%”。(参与记者:驻法兰克福分社记者文史哲、驻华盛顿分社记者刘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