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降息将盘活宏观调控“大棋局”

24.11.2014  19:34

   新华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刘斐 倪元锦 李云路)中国央行日前宣布非对称降息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正如此间各方所指出的,此番央行进行两年来的首度降息,并不意味着一连串强刺激措施的到来以及宏观调控大方向的改变。

   事实上,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以及国内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降息”之举不仅能盘活中国当下货币政策,也将为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预留空间,以期通过更多的创新的政策工具激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亦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央行这一举措顺应了资金市场发展方向,对经济稳增长和金融改革将起到明显效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认为,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定向宽松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降息部分体现了金融更多服务实体经济的意味。

   中国近期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和中长期国债利率等都有所下降;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致使外汇资金总体外流,中国货币投放压力降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意识增强,“高利贷”逐步排除。诸多金融市场的变化为央行降息提供了条件,并使之成为必要。

   中国央行上次非对称降息是在2012年7月6日。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

   当时中国面临经济增速不理想、物价频频走低、内外需求不足、企业信贷需求疲弱等不利基本面,释放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稳定经济增长的强烈意图。

   中国当前银行业利润颇高,金融领域存在暴利,挤压了实体企业的盈利空间,致使“钱生钱”的游戏不止,不利于中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有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中国央行负责人表示,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利率调整可以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与此同时,中国国务院本月20日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从税收优惠、金融担保、创业基地、信息服务等十方面布局小微企业长远发展。

   张立群表示,小微企业和实体企业是中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央行降息可以减轻实体企业资金成本压力,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

   他认为,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符合金融改革加大商业银行竞争的方向,迫使其改善经营能力、提高吸储能力、增强投放贷风险管控能力。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第十七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再次强调了“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决心。

   这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坚持稳中求进,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同时对宏观政策进行适时适度地预调微调,并着力在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曾经一个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地产业增长,对整个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不利,也难以体现改革创新的真义。

   “央行降息尽管改善了买方条件,支持了房地产有效需求恢复,但仅限于令房地产投资增速由降转稳,部分支撑经济发展。”张立群说。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仍需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仍需立足于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分析人士预料,中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货币调控将与深化改革密切结合,寓改革于调控,继续完善并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预测,中国下一步将采用改革的方式,释放政策利好,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金融管制制度束缚现状,产生“政策上的长期刺激”。

   针对盘活货币政策,并进而盘活整个宏观调控政策,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郑新立表示,改革金融体制,释放资本存量潜力,主要是围绕降低银行贷款利率、放宽金融准入开展。

   郑新立预测,未来中国或许会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私募股权融资等,以为企业股权融资提供多种渠道,从而降低企业债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