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主动适应新常态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柳州:主动适应新常态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本网柳州讯(龚志惠)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三五”扶贫开发谋划之年,根据全区农村工作会议、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2015年柳州市扶贫开发工作主要目标是: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万人,片区县、重点县及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进一步加强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 进一步健全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要求各县区扶贫办要会同乡(镇)政府,指导干部驻村帮扶派出单位与派出村搞好结对帮扶,对贫困村、扶贫对象户逐一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规划、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尽早谋划今年减贫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优先实现扶贫资源的精准配置。抓好县、乡(镇)、村扶贫信息员队伍建设,实现对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的动态管理。
扎实推进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扎实推进“十二五”期全市18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在2014年年度评估的基础上,查遗补缺,集中财力精力,全面完成我市“十二五”时期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做好迎接自治区验收的准备工作
认真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之扶贫增收行动”。 全年计划修建屯级道路300公里(含硬化道路)以上,发展(含低改)扶贫产业3万亩(次)以上。继续抓好3个自治区“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以及6个市级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树立典型示范,形成有效发展模式,促进贫困农户增收。
抓好“雨露计划”教育扶贫培训工作。 继续开展资助、引导农村贫困家庭“两后生”和青壮年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工作,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家的扶贫解困目标。一是围绕产业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围绕转移就业抓好短期技能培训,实行以奖代补;三是围绕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抓好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子女普通高校本科(一本、二本)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历扶贫资助工作,做到应补尽补。
全面实施金融扶贫工程。 一是抓住自治区开始实施金融扶贫“百千万工程(全区重点支持100家以上扶贫龙头企业、100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0000个以上到户增收扶贫项目)”这一契机,尽早准备项目,积极向自治区汇报争取;二是在6县2区全面开展扶贫小额贷款风险奖补工作;三是抓好全市60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总结经验,调整优化,积极争取扩大试点范围。
积极协调推进社会扶贫创新。 一是继续推动市、县(区)直417个单位做好定点扶贫工作,谋划好新一轮驻村帮扶;二是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商会)开展好“村企共建”、“百家民营企业扶助百个贫困村”活动;三是按照自治区统一布署,抓住“10·17”国家扶贫日契机,谋划和开展好今年的扶贫日活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关注、参与扶贫。
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认真贯彻自治区财政厅、发改委、扶贫办《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农[2014]272号)精神,全面落实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制度,资金年度使用计划、扶持对象、扶持项目和资金额度等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在县、乡、村(行政村)三级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组织对项目资金的日常监管、动态监测和年度自查自评,筑牢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高压线”。
科学谋划“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 启动编制两项规划和一个方案,即柳州市农村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柳州市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三五”规划和“十三五”时期柳州市定点扶贫工作方案。
抓好扶贫创新示范工作。 重点在产业化扶贫、教育扶贫、生态移民扶贫、整村推进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监督、扶贫项目实施与管理、扶贫资金整合、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方面,各县区都要抓创新示范。通过以点带面推进扶贫方式创新,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推动扶贫开发更加精准有效开展。
进一步探索加强扶贫宣传工作途径。 加强与各级主流媒体的合作 ,充分利用广西扶贫信息网、柳州扶贫信息网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扶贫开发的新政策、新经验、新成效。建立扶贫宣传考核制度,将扶贫宣传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进一步营造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