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为县域发展献良策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与市直相关部门就2014年重点课题开展座谈调研。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重点课题组到武鸣伊岭工业集中区开展2014年重点课题调研。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重点课题组到隆安县开展2014重点课题调研。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莫棋惠)“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 县域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抢抓机遇、奋力提升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首位度的重要支撑。2014年3月,市委、市政府将工作着力点放在激活县域经济上,出台了《南宁市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实施方案》,不仅符合统筹协调的发展观,而且符合南宁市经济发展的规律。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围绕中共南宁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探索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良策,承担了2014年“党委出题,党派调研”的重点调研课题——《加大要素投入增强县域竞争力 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
晒亮点
广泛交流 深化认识出成果
据了解,《调研报告》是2014年党委重大决策课题之一,交由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承接。这一课题也与近年来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持续关注并深入调研的领域密切相关。2012年该党派承接了《进一步推进科技服务现代农业》的课题调研,2013年该党派承接了《加强我市农村环境保护 建设美丽乡村》的调研, 随后在2014年的选题中,他们建议市委再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继续支持该党派深入调研,得到了党委的认可。
“县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可以说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也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副主委廖建山如是说。
拿到调研课题后,如何让调研既切题又有针对性?
“课题调研不仅仅注重调研过程,在调研中,我们也注重交流,与相关部门的交流,与相关县区的经验交流,最终经过比较、分析、研究,产生调研课题成果。”廖建山说,为了把促进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这个课题做深入,课题小组采用“专题研究+实地调研”模式,走访调研隆安县宝塔医药产业园、武鸣伊岭工业集中区等园区和企业,并与县发改、财政、经信、农业、建设、科技、国土、交通等职能部门进行座谈,广泛了解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困难。在组织召开的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邀请市发改委、工信委、城乡建设委、农业委、科技局、财政局、国土局等市直有关部门参加座谈。报告力求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亮背景
三强县二、三产业经济贡献突出 三弱县农业经济特征明显
“十二五”以来,我市六县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工业总量较快增长,重点园区初显实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骨干企业快速成长。
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组在撰写的调研报告中,综合分析了六县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数据,武鸣、横县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处于我市县域经济领先水平,宾阳处于中上水平,三个强县二、三产业经济贡献突出;隆安、马山、上林各项指标偏小,处于下游水平,三个弱县农业经济特征明显。
在全区县域竞争力排名中,武鸣县、横县、宾阳县分别排第3、第8、第19位,隆安县、上林县、马山县分别排第66、第73、第74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三强三弱局面。
总体来看,我市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发展水平一直较为落后,县域经济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资本拉动的发展阶段。目前,自治区虽然出台了相应的体制改革措施,通过向县级政府放权让利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但总体而言,县一级政府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尤其是政策资源,导致政策创新难以实现。在有限的资源供给条件下,在维持农业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县级政府用来发展经济的资源就更加有限,部分县仅能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县域层面金融机构的放贷权限有限,县域经济发展的自我造血能力明显不足。目前,从六县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看,机遇与困难和挑战并存。
提建议
[对策一] 强化杠杆作用 助推特色县域经济发展
《调研报告》围绕县财政负担过重,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人均财政收入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县是典型的财政困难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要加强财政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一方面要规划先行,要做好事前的规划信息的沟通和对接,避免项目规划重叠,突出产业布局的重点和延续性。另一方面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扶持作用。一是建立专项资金;二是财政增收奖励;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四是通过招商引资牵动,用投资者的钱解决征地、拆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资金不足问题;五是通过政府推动,用财政资金引导、促进银行信贷投放。
同时,还要强化县域金融支持,通过强化政策引导规范,搭建企业融资平台,优化融资服务环境。依托市金融办组建市政府融资咨询服务中心,聘请从事金融和财会工作的专业人才为企业提供金融咨询服务。一是健全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二是加大县域信贷投入;三是扩大县域直接融资规模;四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对策二] 创新工作机制 多途径激活人才
《调研报告》针对人才成长封闭化、人才交流扁平化、人才服务体系零散化等县域人才队伍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探索县域人才服务管理模式提出了要完善人才支撑的建议。
一是健全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根据本县域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引进急需人才。积极搭建产业平台,突出培植龙头骨干企业“主力舰队群”。创建科研基地,成立知识产权服务站,实施项目带动人才战略。采取政府购买岗位、报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等措施,实施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二是强化政策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谋划部署人才工作。逐步提高在职人员工作待遇水平。加强产业园区、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人才高地。加强本土人才的教育培养,积极培育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村经济人等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三是突出以用为本,促进人才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建立促进政产学研结合的科学体系,大胆使用人才,将人才放在一线促其成长,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引导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集聚,解决人才不适用、不够用,特别是不尽用、没用好的问题。
[对策三] 扶持产业发展 促进工业提质增效
《调研报告》针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工业经济增速趋缓,部分园区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层次仍然较低,企业科技竞争力不强,知名品牌比较缺乏,部分重点项目受政策、环境、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推进十分缓慢等现状,提出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
一是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年度用地指标优先满足重点企业建设用地需求;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对重点企业投资新上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自治区级重点建设项目,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对列入国家、自治区级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企业给予一定贷款贴息补助。严格控制对企业的各类收费,严禁借会议、培训等名义向企业收取各种费用,不得随意对企业罚款。二是支持园区建设。推动各类园区整合升级和扩区、新设工作,鼓励支持与发达地区“结对子”,共建园区,借力发展。三是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对县域科技计划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县域科技创新能力。
[对策四] 创新保障机制 着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和永续利用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由于城乡土地的二元化管理体制和对土地属性的多元界定,导致县域经济发展中土地瓶颈问题异常突出。
为有效缓解我市各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调研报告》建议建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用地保障新机制,一是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作用,合理调控建设用地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安排。二是加大县域经济发展用地保障力度。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综合考虑县域产业聚集态势、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特点,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合理安排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三是鼓励各县开发建设使用多层标准厂房。四是坚持突出重点,加快用地报批。五是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探索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六是积极探索建立我市农村土地交易中心。
[对策五] 抓基础促转型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市各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日益突出,教育、工业园区、县城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村屯道路硬化、排污设施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极为短缺,部分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全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已成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对此《调研报告》建议,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重视乡镇规划、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各级财政要把规划编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的顺利推进,力争在三年内实现总体规划建成区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二是市、县相关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帮助、指导乡镇编制乡镇政府所在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计划和申报工作,争取列入国家、自治区的专项扶持项目,利用专项扶持资金弥补地方财政的不足,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加大乡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乡镇政府所在地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乡镇政府所在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本篇图片由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提供)
编辑: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