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神经末梢”——农村教学点探析

10.09.2015  11:46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李亚楠、袁汝婷、丁静、刘亦湛)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在偏远的乡村,散落着一些教学点……

  到底是应加大力度撤并,还是应适当恢复?教学点撤并如何兼顾公平和质量?新华社记者近日调研发现,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仍在继续。

  上课是教师 下课是厨师

  每个教学点平均只有不到11个学生、不到3个老师,老师年龄结构偏大,大多数临近退休,教学方式陈旧单一……兰州市教育局的一份调研报告这样显示。

  这不只是兰州一地的情况。记者走访湖南、河南等地农村教学点发现类似问题普遍存在,一些教学点甚至已经到了教师后继乏人的境地。

  河南省济源市和平教学点、湖南省慈利县龙潭湾教学点均因为找不到新老师接任,不得不返聘已经退休的老教师继续从教。河南嵩县车村镇纸房教学点3名公办老师都已58岁。济源市农村教学点56岁以上的老师占到34%。

  不少教学点的老师身兼多职,上课是老师,下课是厨师,放学是保安,晚上还要兼职当保姆。龙潭湾教学点的卓从美老师靠着一只义肢坚守在这个只有8名学生的教学点。他在校园里开辟了菜园,种了黄瓜、豆角、白菜等。“早中餐都是我做,孩子们很喜欢吃,我很高兴。

  “当时有人笑话我既是老师又是校长,既是炊事员又是保育员。”和平教学点退休返聘的张学明老师说,几年前教学点有孩子寄宿时,他不仅需要做饭、照看孩子,有时候还得走两里山路去挑水。和平教学点最多时有80多名学生、7名老师,如今只剩下张学明和9个孩子。

  一些教学点的老师对教学质量缺乏信心。嵩县车村镇申疙瘩教学点有一、二年级共25名学生,41岁的代课老师谢爱新负责两个年级所有课程。她说,如果有条件,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里上学。“一个老师教所有的课和一个老师专心教一门课,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河南教育学院教授徐玉斌认为,由于教学质量同城市差距不断拉大,村民对村小、教学点的态度已由“村村办小学”时代的大力支持变为不闻不问,有能力的家长都将孩子送走了,留在教学点的多是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很多家长对教学点的期望仅仅是照看好孩子不出事就行。

  教育部门“惜投” 师生加速流失

  据甘肃省教育厅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共有空壳学校1180所,1人学校有219所,5人以下学校1073所,10人以下学校1892所。

  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空壳学校,教学点的学生也将继续减少。据河南省教育厅统计,从2011年底至2014年底,平均每个农村教学点的学生数从166个下降为71个。

  湖南省桑植县一所由省级部门援建的小学如今只剩下漂亮的教学楼,记者前去探访时,宽敞的校园里只有几名中年妇女在打牌,许多校舍已经被村支部、村委会占据。此前这里曾是一所完全小学。

  “钱往农村投,人往城市流”,这导致各地对教学点的财政投入也存在矛盾心态,虽不会主动撤并,也不会大量投入。记者调研的地方教育部门对教学点,均以保障底线、维持现状为主,有限的教育经费和项目很少往教学点倾斜,基本上处于等待教学点自然消亡的状态。

  根据规定,教学点不足百人按照100人核拨经费,乡镇中心学校不得以统筹的名义截留、挤占、挪用、克扣村小学和教学点公用经费。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在部分地区,这些经费并不能直接核拨到教学点,多由中心校统筹安排使用。

  教育部门还规定,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关义务教育项目资金,要优先用于解决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办学困难。这一规定在一些地区同样难以落实。“全面‘改薄’资金缺口巨大,连那些成规模的农村小学都保证不了,怎么可能先改造教学点呢?”一位地方教育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徐玉斌认为,一方面,教学点规模小、投入成本高的低效率特征,影响了教育部门对教学点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简单的资金投入不足以改变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家长们“用脚投票”又进一步强化了教育部门“惜投”的心态,这一闭合的因果循环形成的离心力,使得师资、学生、资金都无可避免地选择逃离教学点,政策约束只不过暂时延缓了逃离的步伐,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逃离的趋势。

  “教学质量才是最核心的公平

  “教学点撤并实质上就是如何兼顾公平和质量的问题。”兰州市教育局局长何泳忠说。

  受访的基层教育界人士认为,要提升农村教学质量,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集中,这又可能导致部分困难群众孩子上学难,甚至辍学,正是在兼顾“公平”和“质量”的问题上,教学点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不能”的尴尬境地。

  “保证了教学点不等于保证了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才是最核心的公平”“农村教育最大的短板就是教学点,这个短板堵不上,均衡发展就难以实现”“教学点越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越难”……

  这些说法代表了不少基层教育人士的观点。他们认为,逐步减少教学点,对农村中小学进行适度超前的集中,形成一定的办学规模,整合资金集中投入,这样既能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又能更好地整合配置资源,也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师资短缺难题。

  如何防止教学点撤并过程中出现的上学远、上学难和辍学问题?一些基层教育人士建议,可以调整教育经费的使用思路,将分散补助到各个教学点的公用经费和项目资金集中使用,用于建设一定规模的寄宿制学校,聘请生活老师,将教学点的孩子集中到寄宿制学校读书,或者,将经费补助给家长,让其到乡镇中心小学陪读,这样可以实现资金、师资和学生“三集中”,既实现公平,又保证质量。

  湖南教育界一位人士算了一笔账:一个10人的教学点每年公用经费为6万元,这笔钱即使全部划拨给教学点使用,也无法吸引到优秀老师,更无法提升教学质量,留住农村生源。若将这10名学生集中到寄宿制学校,完全可以免除其寄宿费,并聘请到生活老师照看起居。

  “与深山扶贫一样,投再多的钱,不如搬迁下来,这样孩子吃得好、学得好、睡得好,家长也满意。”湖南省桑植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朱先怀说。

  受访基层教育人士还建议,在适度超前集中的基础上,也要保留一些必要的教学点,保障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群众孩子上学的权利,并通过更大力度的倾斜政策,比如大幅度提高教学点老师的工资待遇等,吸引高素质人才到教学点任教,提升这些教学点的教学质量,防止剩下的教学点成为农村教育的“洼地”。(完)

[责任编辑: 刘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