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成我市女性健康"头号病魔" 年轻化趋势明显

23.01.2015  13:33

  一位年轻患者正在乳腺科门诊咨询。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日报记者 张苑 秦紫霞 文/摄)1月16日,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年仅33岁。连日来,媒体上频繁出现关于姚贝娜去世的新闻,悼念声、惋惜声不绝于耳。在人们惋惜和伤感的同时,一个让无数女性畏惧的名词——— 乳腺癌,再次被人们所关注。在姚贝娜去世后,不少人通过各种公益宣传的方式,呼吁广大女性“呵护我们的乳房,远离乳腺癌”。

  说起乳腺癌,许多女性朋友都不会陌生。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被称为女性健康的“头号病魔”。据权威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4万人死于乳腺癌,且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或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经意间,身边的某个女性或自己的女性好朋友就不幸遭遇这一厄运。看着她们从欢蹦乱跳迅速地变为奄奄一息,心情再也难以保持平静。储蓄健康无疑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据了解,“姚贝娜去世”也引起了许多市民对乳腺癌的关注,连日来到我市各大医院检查乳腺的女性患者也随之剧增。市民对乳腺癌到底了解多少?预防乳腺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近年来乳腺科门诊量增加

  1月21日,记者走进市中医院乳腺专科门诊,看到的是人满为患的场景,各个B超室、钼靶检查室前面均排满了前来检查的病人。

  “我觉得最近我的左边胸有些不舒服……”在门诊室里,年仅21岁的小唐(化名)有些胆怯地和医生说起自己的情况。“可能是受到姚贝娜去世的影响,许多年轻女孩子开始关注乳房疾病,纷纷前来咨询和问诊。”护士长邓文波告诉记者,近年来,乳腺科的门诊人数逐年增多,尤其近一个星期以来,来咨询和检查的女性就比平时增加了三分之一。

  记者从我市其他几家医院的乳腺病相关科室也了解到,乳腺病的就诊人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患者中有的是已发现乳腺有疾病而前来复查,如纤维瘤、乳腺增生等,也有的是专程来体检的。“前段时间我体检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纤维瘤,我担心它会不会变化,会不会变成乳腺癌?所以特意来咨询一下。”市民邓小姐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目前乳腺癌已成为我市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桂林市疾控中心各监测点数据显示,2013年,我市女性死因前三位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分别占女性总死亡病例数的25.91%、20%和14.09%。而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已上升为我市女性报告发病的首位。从死亡情况来看,乳腺癌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比例从2011年的2.87%上升到2013年的4.23%。

  “乳腺癌必须重视,但过分的恐癌心理其实大可不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桂林市中医医院乳腺科卓睿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虽然乳腺癌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但发病率在我国只有22-46/10万,也就是说10万人中只有22-46个人患病,其中45-55岁的女性为高发人群。但对于乳腺癌,也不应过度放松,应该提高警惕早做预防。每年定期到专科医院请专业医师体检是十分必要的。

   乳腺癌向年轻女性“逼近”

  31岁的余华(化名)是去年3月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的。当时,她刚成为一名新妈妈。儿子出生几个月时,她在一次哺乳中无意摸到了左边乳房有一个肿物,但她并没有太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肿物越长越大,于是来到医院就诊。经确诊,余华患的是乳腺癌。听到这个噩耗时,她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接受:“我刚当上妈妈,我的生活才刚刚进入一个新的世界,怎么就遭遇了乳腺癌?”入院后,医生为她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化疗和手术,如今余华的病情较为稳定。

  在许多人看来,患乳腺癌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但记者从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的情况,像余华这样的年轻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比余华更年轻。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我市乳腺癌患者在40岁以下的越来越常见,有的甚至20出头就患上了乳腺癌。

  “从临床疾病学上来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达到高峰。据统计,1000个乳腺癌患者中有1个为20岁以下,2%是35岁以下的患者。但实际病例中,35-45岁患者占了大多数。尤其是近10年来,中青年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长期从事乳腺癌专业研究的卓睿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癌症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方面与年轻人的健康意识提高、对于疾病的求诊检查意识不断增强及癌症诊断技术不断进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人不断增加的社会压力、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卓主任表示,除了易感基因、家族病史诱因等,社会压力、婚育压力甚至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也是引发癌症的危险因素。“比如母乳喂养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几率,但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奶粉喂养自己的孩子。”卓主任说。

   不经意间发现的乳房肿块别轻视

  陈阿姨今年50岁。去年夏天的一天,她游泳完换衣服时,无意间摸到了自己乳房里有个肿块。她当时对乳腺癌并不了解。发现肿块一段时间后,她越来越感觉不对劲,才来到医院就诊。陈阿姨至今还对确诊为乳腺癌的事难以置信:“不痒又不痛,怎么就是癌症呢?”采访中,陈阿姨告诉记者,之前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让她的性格变得十分急躁,经常为一些小事发火。自从得了这个病后,她开始喜欢看一些养生类的书籍和电视节目。“不管什么事都没有自己的身体健康重要,多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对自己还是有好处的。”她说。

  拥有20年临床经验的卓主任告诉记者,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很多患者是摸到乳房有明显肿块才到医院就诊的,但实际上能摸到肿块很可能已经不是癌症早期的症状了。医生建议,一旦发现肿块,切勿掉以轻心,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毕竟多年的实践证明,现代医学手段对治疗乳腺癌是有效的。

  “其实,即便发现乳腺癌转移也不要太害怕,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卓主任解释道,目前乳腺癌在所有肿瘤治疗中是研究最深入,疗效较好的疾病之一,晚期乳腺癌已经可以控制缓解,不会迅速危及生命。前提是必须早期发现,接受规范治疗。而乳腺癌越早诊断,治愈的希望就越大,早期患者经过规范诊断治疗后,五年生存率超过90%。

  此外,卓主任还提醒说,在实际治疗中,一些市民对于乳腺癌的防治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些患者发现乳房有不明肿块或业已确诊为恶性转移时,却执迷于民间草医或者某些夸大宣传的保健品能够“消散肿块”而治愈的方法,往往错过最有利的治疗时机,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延误了病情。”卓主任建议,如果发现乳房肿块或确诊为乳腺癌,应该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接受正规治疗。

   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是引发癌症的危险因素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素造成的分阶段的过程。”桂林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恶性肿瘤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包括地域分布、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包括饮食上的随意性与不科学、环境压力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而在一些医学论文中不难看到,生活环境的污染、高脂肪等饮食结构的改变、吃多动少等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加剧了各种癌症的发病率上升。而采访中,不少患者、医生也表示,不良生活方式、压力以及不良情绪均是引发乳腺癌和乳腺疾病的危险因素。

  “早发现早治疗,这句话在肿瘤的防治上绝对不是空话。”卓主任表示,目前医学没有明确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通过乳腺筛查可以发现非常早期乳腺癌或者癌前病变,所以每年定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癌症高发人群还是以中老年为主,所以我们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最好进行肿瘤筛查。乳腺检查有不同的检测项目,不同年龄的女性最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我们建议育龄期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更要注重日常观察和定期检查。由于乳腺多发细小钙化点是乳腺癌的早期病变或癌前病变,只有通过乳腺钼钯检查才能发现,所以,钼钯检查和B超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地反映乳腺的情况。因此,我们建议40岁以上女性可以定期做钼靶检查,发现异常则需要及时就诊。”

  此外,由于乳腺类疾病与情绪息息相关,建议女性市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调控情绪,维持情绪舒畅、心胸开朗、乐观愉快,避免忧思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