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之“问” 掷地有声
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责的法定职权之一,是完善监督工作方式、方法,加强监督工作的重要举措。2011年,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专题询问,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有力推进了政府专项工作的开展。
2014年5月29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全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这是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的首次专题询问。
“抓”好重点 “询”准问题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此次专题询问工作高度重视,原计划今年9月下旬开展,为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将询问提前到5月下旬,并专门成立了以常委会副主任杨道喜为组长的专题询问领导小组,将其列为今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重点工作来抓。由于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专题询问领导小组领导多次召开部门沟通协调会,就专题询问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协商。4月21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我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会,听取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介绍相关情况,并就专题询问的有关事宜作进一步沟通协调。之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还组织了两个调研组,分别深入百色、崇左、河池、来宾等市县就我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调研,听取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走访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实地考察扶贫项目。
为使此次专题询问的问题有高度和具有针对性,更贴近我区实际,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4月中旬就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市人大常委会发函,征集我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专题询问的问题。截至4月28日,共征集到专题询问的问题51个,其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9个,14个市人大常委会提出42个。对征集到的问题,专题询问领导小组办公室逐个讨论研究,从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创新扶贫、教育扶贫、智力扶贫、旅游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以及扶贫工作涉及的资金分配使用管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考核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归纳,共梳理出26个问题。对梳理出的26个问题,专题询问领导小组办公室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进行沟通、对接,初步确定了22个问题。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定,最后确定了10个问题,作为专题询问的主要问题。
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是自治区党委今年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事关广西“两个建成”目标的实现,对于全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围绕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把监督与支持有机结合的重要举措,将推动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共同富裕。
“问”出成效 “答”得满意
“目前在扶贫政策实施时不同程度存在‘大水漫灌’现象,应采用什么方式和手段准确识别真正的扶贫对象,确保他们得到有效扶持?”“农村建设项目和资金繁多,存在项目重叠、部门利益分割、资金使用分散和效益不高等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将采取什么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5月29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针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专题询问,联组会上,10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围绕群众关注热点,就我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群众关心的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扶贫工作涉及的资金分配管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考核机制、队伍建设等突出问题提出询问,自治区扶贫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提出的询问一一作答。
“通过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现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帮扶,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和途径。近3年多以来,自治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全区农村贫困人口634万人,比2010年减少378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3.9%下降到14.9%。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乡村道路、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等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十百千’产业化师范工程扶持了40个重点县发展特色优势扶贫产业项目,覆盖贫困地区1345个行政村12.8万农户。扶贫培训进展良好,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率达95%以上。科教文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吴宇雄在回答张明沛委员关于如何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时谈到。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时认为,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如何解决我区扶贫资金短缺,投向分散;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扶贫创新不足,扶贫开发机制不够灵活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针对贫困地区饮水困难的问题,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杨焱谈到,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的喝水难问题,应该说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了抓好这项工作,我区已经连续10年把农村饮水安全这项工作列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事实的工程,但目前广西仍存在有680多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大多数都是分布在贫困地区,为了尽快解决这些群众喝水难的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已经部署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攻坚战,用两年时间完成这个规划内的689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我对杨厅长的回答表示满意,更期待杨厅长的回答变成现实。”这是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杨焱在回答完李奕权委员询问后得到的回复。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这次专题询问十分关注,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不少委员纷纷报名要求参加询问发言,就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深入的询问,相关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认真、客观、积极地做出了回答,达到了相互增进了解,共同推进工作的良好效果。
一连串问题接踵而来,一个个回答掷地有声,现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要的就是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效果。”与会人员高兴地说。来参加此次专题询问的不单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钦州、防城港等人大常委会也都自发组织前来观摩学习,“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召开这样的专题询问,对我们各市人大常委会日后开展专题询问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钦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刘锻由衷地说道。
“重”形式更“重”质量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道喜表示,专题询问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将及时把分组审议意见和联组会议询问发言中提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转送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跟踪督促整改,切实推进全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
询问权是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监督权力,是人大监督权的题中应有之义,行使好这一权力,是法律的要求、人民的期待、代表的呼声,也是政府的愿望。人大的询问,是人大法定监督权的一种外化载体,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进行的监督性的庄严之问。如何体现人大询问这种法定性、监督性、庄严性,应该说,专题询问这种方式圆满地将三者融合在了一起。正因为如此,专题询问这一监督形式,才会得到上上下下的普遍支持和肯定,赢得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热情关注和推崇。
然而,专题询问仅是手段,督促改进、推进工作才是目的。因而,专题询问不能仅止于“问”,询问结束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的结束,还要跟进后续工作,确保善始善终。一是梳理交办。专题询问联组会后,人大常委会应落实工作机构,对询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或参会代表关注的重点事项及工作建议进行认真归纳梳理,提出具体的办理意见,以书面形式交“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研究办理。二是跟踪督促。制定并严格落实专题询问跟踪督查办法,定期督查询问交办事项进展情况。同时,探索建立纳入综合目标考核等激励机制,激励“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更加重视专题询问事项办理工作,更好地发挥专题询问助推工作的作用。三是办结回告。“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对交办的专题询问事项办理结束后,应及时报告人大常委会。人大常委会也可要求“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定期报告办理工作,确保询问事项真正落实到位,维护好专题询问的严肃性,切实提高人大监督的实效性。
就现今而言,专题询问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实践,无论是在内容形式上、程序规则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理论研究上,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创新、不断地丰富发展。总之,专题询问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蕴涵的能量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在未来人大监督工作中必将会发挥出更大的独特作用。人大之“问”,值得期待!
《广西人大》记者 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