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人才脱颖而出的“任督”二脉
打通人才脱颖而出的“任督”二脉
一、创业人才出现新特征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出现了创新创业热潮。如中关村创业大街聚集风险投资家3000人,形成了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上海临港海洋经济开发区出现了“彩虹鱼”公司,通过科学家团队和市场团队的完美结合,靠市场机制在不到一年半时间中先后成功募资近4亿元,组建起11000米载人深潜民间“国家队”,其中吸收“蛟龙号”原工作人员6人,聘请美国深潜领域工程院院士Don Walsh等12名国际顶级科学家为顾问,直接参与项目研发工作。网上创业蔚然成风,据阿里研究院有关研究,互联网上直接创业及带动间接就业规模达1400万人。
二、人才制度和工作理念依然存在问题
但应该看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工作理念、各种人才相关工作制度中还存在很多不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因素,其中,一些文化传统问题、制度性问题的改善则面临很多阻碍。
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热情不够。中国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与集中行业也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比如创业者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比重占9.2%,而美国为51.7%,不到2%的青年创业者是基于中高技术的创业,众多创业者都集中于低技术行业,从事餐饮、保健、零售业等顾客服务类工作,这与美国多数机会型创业者从事商业服务类情况有明显差距。
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滞后于现实需求。部分高校片面认为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只是团委、学工部门的职责,一些创业大赛、创业真人秀等活动存在“假、大、空”的问题,而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流动、评价机制不畅,激励政策不到位。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不畅,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尚未落地,科研人才双向流动仍存在一定的障碍。人才的评价政策不完善。在对科技人员的评价中,以论文、项目、经费、专利数量论英雄,并作为获取科技项目和职称晋升的依据,引导科技人员追求成果数量而不顾及质量,资源较少投入到真正创新性的研究当中。人才创新的激励政策不落地。在待遇方面较少承认科研人员的创造性,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低。创新失败了缺少退路,如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许多激励政策不到位,如职务发明人的激励政策不到位,对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制度不健全等。
大众创业公共服务不完善。我国现有的银行和金融市场远远不能满足量大面广的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政策支持着力点倾向于鼓励增加科技投入、刺激技术供给度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培育明显不足。资助、补贴性政策较多,普惠性政策仍较少。缺乏以创业需求为导向的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一些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宣传不及时、不到位,创业者往往不了解。在创业孵化上,据了解,目前全国有16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但其发展模式主要是“出租型”,缺乏对创业企业的增值服务。尽管在一些创业创新氛围较为活跃的地区已涌现出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但普遍盈利模式不清晰,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完善创业支撑服务,理顺人才流动体制机制至关重要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把人才政策作为政策统筹的支点之一,既鼓励高端人才创业、也支持基层和返乡人员创业;强调在扎实做好创业服务的同时,不断理顺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可以说是抓住了人才问题的“牛鼻子”。
1.大众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和繁荣的基石
创造新增就业机会,根据美国经济普查数据估算,平均每个新创企业可以创造5.8个就业岗位。根据麦肯锡的调查,在10000个经营创意中,1000个成立了公司,100个得到了风险投资,20个通过IPO筹集到了股市资金,两个成为市场领导者。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菲利普斯认为,大规模草根持续参与的创业是培育经济增长有贡献的市场领导者的关键,是国家繁荣的基础。
2.培育创业文化、厚植创业精神、搭建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是大规模创业人才涌现的必要条件
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解决了“想创业”的观念问题,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创业实训体系建设解决了“要创业”的能力问题。
支持电子商务向基层延伸、支持返乡创业集聚发展、完善基层创业支撑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解决了“再创业”的忧虑问题。
在全社会培育创业文化,厚植创业精神,搭建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一定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入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3.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助推高端人才创业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利益分配机制改革、出入境管理模式改革等破除人才自由流动制度障碍,实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支持科研人员创业、支持大学生创业、支持境外人才来华创业,不断提升优化创业人才素质和结构。
总之,宽松包容的社会创业环境营造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形成就打通了人才问题的“任督”二脉,国家也就有了源源不绝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杨宜勇、曾红颖)(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