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蓄水池 创新发动机
——广西博士后“两站”建设工作侧记
17年,正是一个人从婴儿成长为青年的时间,广西博士后“两站”建设从弱小嬗变为强大,成为一项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重要平台。我区的博士后人才培养工作也在不断地探索前行中,路径越来越清晰,方向越来越明确,作用越来越显现。
17年来,自治区人社厅博士后工作主管部门构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博士后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培养造就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打造了一批人才集聚效应明显、科研实力强劲的高层次人才载体,取得了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化潜力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富有广西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使用新途径。
去年6月29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天津正式公布了2015年度第二批C-NCAP测试车型的评价结果:“7座家用车”宝骏730凭借出色的表现以54.4分的成绩获得五星级评价,也成为10万元以内首款达到五星安全的MPV车型。
宝骏730,不仅成功开辟了“7座家用车”蓝海,还在安全性能方面达到新的高度。作为“中国制造”的新锐力量,上汽通用五菱在汽车制造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都得益于其拥有一支朝气蓬勃、敢想敢干的技术团队,而从湖南大学等名校引进的成艾国、吕俊成等博士后则是这个团队的骨干力量。
这是我区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以下简称博士后“两站”)为纽带,深入引进强势优质资源,打造创新型人才团队,促进广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区自1998年设立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广西的博士后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走过了整整17个年头。
对于我区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引进和培养来说,1998年是有重大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里,我区以当时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事业单位为突破点,原人事部批准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海银河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了广西博士后两站“零”的突破。
这时,距国务院批准在我国试行博士后制度已经过去了整整13年。
我区努力克服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的巨大挑战,构建了“四有机制”:
一是管理有制度。2005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博士后工作的意见》,使我区博士后人才培养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
二是科研有投入。从2012年起,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在站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和日常经费补助。设站单位也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设立博士后科研基金。
三是创业有舞台。设站单位通过建立高水准的联合培养导师团队,实施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科研项目,搭建一流的科研平台,聚集、培养一大批专家和高级人才。
四是后勤有保障。设站单位积极为博士后人员排忧解难,在住房、家属工作安排、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解决,并给予适当生活补贴。
B 产学研相结合 助力经济腾飞
17年间,广西博士后“两站”引进、培养的博士后人员默默地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中小企业克难攻坚,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上汽通用五菱博士后工作站从湖南大学引进的博士后团队,在整车设计开发、产品结构、安全CAE分析、疲劳耐久分析及轻量化分析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从武汉理工大学引进的博士后团队则解决了公司的汽车安全设计、内外饰质量提升、汽车电控、总装BOP优化等问题,在新五菱之光车型、五菱宏光S、宝骏730等项目质量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西药用植物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韦坤华博士带领团队开展的“广豆根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攻关研究,申请了首个广豆根种苗繁育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广豆根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她深入大石山区隆安县的广西华夏本草医药有限公司开展指导,努力推动科技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仅2013年,就生产了广豆根生根苗300万株,经济产值达450万元;繁殖苗60多万瓶,经济产值达900多万元;带动辐射推广种植3000多亩,亩产值9000-10000元/年,对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作用。
广西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杨尚东博士负责的“糖蜜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对蔗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项目,通过对蔗糖工业废弃物——糖蜜酒精发酵液的合理利用,有效消除了环境污染,实现蔗糖生产高效节本增收,保障广西乃至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在广西蔗区,糖厂“酒精废液”已经成为蔗农争抢的“香饽饽”。广西昌菱糖厂在没有采用新技术以前,每年花在治理“酒精废液”方面的费用达100万元以上,在使用酒精发酵液后,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一年下来每亩地可节省近300元的肥料费,甘蔗每亩能增产1-2吨。
C 人才效应凸显 创新硕果累累
目前,博士后制度已成为我区培养专业精、层次高、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式研究人才的重要平台之一,涵盖了临床医学等19个学科及科研、农业、药用植物、制糖、汽车工业、机械制造、航空航天铝合金材料、交通运输等重要产业领域,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截至2015年底,全区目前共设站65家,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4家;博士后两站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人员470人,目前在站博士后人员259人。
博士后“两站”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开拓创新的发动机,在我区科技创新工作中成绩突出、成果丰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进入我区博士后“两站”的研究人员共获国家专利150余项;参与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科基金等国家重要科研项目近25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00多项,单位自身科研项目近千项;获国家级奖项科研项目约4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奖项科研项目10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