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人才"集结号"--广西大学人才强校实现新突破

19.07.2015  16:33

广西新闻网 -广西日报通讯员  高欲垚    记者  梁  莹

要办一流大学,须有一流人才。

2013年始,广西大学实施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建设项目,面对科研教学发展的新常态,大力推动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制定多种政策,引进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学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潜力得到明显提升。

非常措施加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11年12月,该校召开人才科技工作大会,先后出台《广西大学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广西大学引进海外博士优惠暂行办法》《广西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发《关于规范高层次人才引进程序的通知》等一系列管理文件,按照教育部“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的部署,全面推进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曙光”计划、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旗帜”计划、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百舸”计划、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精益”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与送培“海纳”计划等5个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项目,使各类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流动、配置规范化、制度化,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呈良好发展态势。

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广西大学打破传统观念,拓宽引才方式和渠道。以全职引进为主,柔性引进和合作交流为辅,拓宽海内外创新人才和创业应用型人才来校渠道,建设外向弹性、协同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以人才工作生活需求为导向,实行灵活的引进机制,设立“绿色通道”,提高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特色紧缺人才引进成功率,并利用海内外高端媒体、高端招聘平台以及教师和校友的人脉资源等做好宣传,吸引人才。

学校秉持“海纳百川”理念,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着重构建中青年人才教学科研培训体系。一方面多渠道全方位引进并使用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利用现有海外合作院校,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任教;另一方面,利用各级送培平台,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外语培训,出台监督、激励和考核办法,促进和规范教师出国(境)进修、访学和工作。3年来,该校组织开展各类教学研究、能力培训等活动,向海外送培教师200余人次。

积极推进学科平台建设,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事业舞台。3年来,学校新增了生态学、植物保护和应用经济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已设立涵盖学校重点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累计招收博士后93人,其中2014年进站博士后21人。新增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两个、广西八桂学者岗位团队6个、特聘专家岗位团队3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及培育建设中心4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以及原有及增加的13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及20个广西重点学科等,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建了良好平台。

“海纳百川”助力“人才强校”战略

据统计,2012-2014年,学校引进学术骨干以上高层次人才数量比2003-2011年引进总和还要多。

2012年以来,该校已全职或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81人,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台湾“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等国家首屈一指的学术精英。

去年9月该校新建海洋学院,这项工作的幕后功臣就是海洋学院院长余克服教授。作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3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余教授来校后即申报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了学校该项目零的突破。

来校后担任林学院名誉院长的曹坤芳教授,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申报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曹坤芳积极组建生态学国际化研究团队,推荐、引进了包括1名为美籍“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6名外籍教授、专家全职到校工作。

2014年引进到学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梅国雄教授,当年以广西大学为申报单位申报获得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本土培养促进优秀教师发展

在校内优秀教师培养方面,各项政策的执行亦初见成效。

该校梁恩维教授去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973项目课题1项,与国家天文台签署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负责的广西相对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成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石德顺研究员获得国家首批“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范祚军教授作为团队负责人申报的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创新团队在2013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王双飞教授获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曾建民教授获2013年度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胡湛波教授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称号;韦铁教授去年获得第二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物称号;文学院谢仁敏教授获2012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在“海纳计划”海外送培项目中,已派出的教师相继获得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化学化工学院赴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李志礼老师仅用3个月就成功发表SCI一区论文,并已成功制备出新型木质素纳米颗粒。

在国内培养方面,3年来该校共送培攻读博士学位94人。学校最年轻教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32岁的陈正老师,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4篇,目前已通过“海纳计划”支持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做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