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10月23日一版刊发广西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亮点报道,现全文转载如下:
从大喇叭到集约化为农服务
——广西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亮点扫描
“最近可真忙。从安徽、江西赶过来的客人一直催我们发货,但这一批香蕉早就被预定完了。”金秋9月,广西隆安县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工程师迟广志笑着说,又是一个丰收年!
“论天时,今年的条件并不算最好。入夏前好长时间没有下雨。香蕉最怕受旱。多亏气象局及时给了建议,我们通过延迟掀起地膜、加强滴灌等措施,妥善应对了旱情。”迟广志说,“前一段时间,我们拿到了秋季的气候趋势预测,据此做出了让这批香蕉提前两周上市的决定,很好地抢占了市场,一下就全被预定了。”
让迟广志称赞有加的,是隆安县气象局利用县级综合服务平台开展的香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这只是八桂大地上气象为农服务的一个缩影。从统筹设计包括“天气预报服务集约化业务系统”“广西农业气象服务集约化业务系统”以及“综合气象服务平台”在内的“两系统一平台”,到加强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建设,广西气象部门在扎实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极具地方特色的道路。
预警大喇叭对农村留守老人最实用
今年6月13日20时至15日8时,马山县出现大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该县白山镇民族村受灾最为严重,交通中断,不少村民住所进水甚至被淹。虽然不少村民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已经撤离,但当地还有200余名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危急时刻,村支书蓝敏生组织“敢死队”,乘坐自制“冲锋舟”,穿过杂乱无章的电线网,成功救出被洪水围困的群众13名,并组织转移群众200多人。
“其实,如果单靠‘敢死队’救人,很多救援是来不及的。这次暴雨没有造成人员死伤,气象预警大喇叭起到重要作用。”蓝敏生的另一个身份,就是气象信息员。“气象大喇叭以往是每天9点和14点播放,一旦遇到重大天气过程,就会持续不断播出预警信息。村民正是因为听到了大喇叭广播,在我们村干部通知转移前,就已经做好了转移避险的准备。”
马山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所辖村落大多散落在山间平地或坡地;地表下溶洞众多,一些河流上游还有四五米宽,下游就变为地下暗河。这种自然条件导致当地几乎“逢大雨必涝”,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形势严峻。亦因为如此,马山县被定为广西建设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的试点。
去年7月5日2时至3时,连续两小时的小时降雨量接近100毫米,马山县很快成为一片泽国。“110报警电话被打爆了,重要信息发不出去。梁局长,请你们动用‘大喇叭’帮帮忙!”电话那头,县公安局副局长李华宏的声音显得非常急切。
县气象局局长梁润善一边安慰李华宏,告诉他暴雨预警信息早已发出,各地有充足时间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一边安排工作人员火速编发公安机关的重要信息。除了县公安局,当天民政、交通等部门的重要信息,也是通过气象预警大喇叭对外广播的。梁润善说:“县政府的救灾信息,一晚上播了十多遍。通往部分乡镇的公路受阻,我们还借助大喇叭发布车辆绕行、改道信息。”
“只要把文字信息输入发布系统,就可以自动转换为语音,通过大喇叭对外发布。”梁润善告诉记者,“很多村子的大喇叭配备有太阳能电池。在极端情况下,村里电力中断了,大喇叭仍能播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气象预警大喇叭建设始于2011年。近年来,大喇叭在农村防灾减灾工作中效益显著,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2014年,通过自治区财政厅拨款、地方1:1匹配的方式,全区新建成3533套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
2015年5月13日,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指出,应加强气象预警大喇叭设施建设。广西气象预警大喇叭信息发布系统还将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接。到2016年,广西将在所有行政村实现气象预警大喇叭的全覆盖,保障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发得出,群众收得到、用得上。
集约化模式助基层为农服务成“大事”
“之前真是想不到,小小的县气象局居然可以为我们的香蕉种植提供如此专业、到位的服务。”听到迟广志反复念叨的这句话,隆安县气象局局长助理马继华的脸上,露出了矜持而又自豪的笑容。
隆安县金穗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跨国企业,香蕉种植园规模大。该公司拥有一支由多名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重点关注适宜香蕉生长的气象因素。
公司负责人告诉马继华,2014年,当地先后遭遇4场较强霜冻灾害。在每次过程来临前,还没等金穗公司找上门来,县气象局就将天气趋势预测和农事建议信息送到了种植园。这当中,除了常规预报信息外,还有针对香蕉生长期相关气象指数的分析结论。依据气象部门的建议,种植园用酒精废液浇灌香蕉树。据金穗公司科研团队分析,这一做法可以让香蕉树抵御比原适宜气温最低值还要低5℃的低温天气。
不过,气象服务越是及时、到位,迟广志他们的疑问越大:县气象局就那么几个人,怎么会把服务做得这么好?
这一切,与广西正在推进建设的“两系统一平台”关系密切。“我们就是要充分利用自治区级业务单位的技术力量,统一研发建设基层业务平台,在试验成功后推广到各县。”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刘家清说。
已经基本建成的广西天气预报服务集约化业务系统,由自治区气象局统筹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研发、统一建设。通过该系统,从自治区到各市、县,预报员可以查看天气实况,查阅预警信息,调用模式产品或上级指导预报,还可以制作预报产品和服务材料。
“以前要调阅云图、雷达图或是上游地区预警,需要在不同软件界面切换,现在利用集约化系统,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三成,出错的概率也大大降低。”马继华说。
另一个系统则是正在建设中的广西农业气象服务集约化业务系统。该系统建成后将实现横向涉农业务的集约和纵向区、市、县三级业务服务的联动。
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覃武形象地将上述两个系统比作“工厂”。既然市、县级气象部门人手不足,技术实力不够强大,就由自治区气象局来统一“生产”。“工厂”做出的产品“送到”基层,市、县级气象部门则需要进行本地化加工,最后摆上“商店”——综合气象服务平台。
为了推进“两系统一平台”,自治区在20多个县开展试点。而隆安,正是试点县之一。马继华拿鼠标圈定香蕉种植分布图中的信息传播区域,根据天气趋势预测,系统自动生成服务建议。在认真核对并进行修正后,他轻轻一点,几公里外,位于香蕉种植基地内的气象大喇叭同时发声……
在“两系统一平台”的构架上,隆安结合当地特色,研发了隆安县香蕉特色农业服务系统。如今,县气象局制作预报主要参考上级气象部门的指导,香蕉生长发育期指标库和香蕉病虫害指标库也由自治区气象局协助研发。用集约化理念推进气象为农服务,这就是“小”县局做出“大”服务的秘诀。
对马继华他们而言,县气象局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类似金穗公司这些服务对象的需求,优化服务方式。基层气象部门就是要腾出手来,看好“商店”,当好“掌柜的”。(文/段昊书 黄姿娜 曾涛 韩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