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回家梦”
春节小长假刚刚结束,国人也从各自的家回到工作岗位。而在春节期间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陷入久久的沉思。我的一位教师朋友想在即将到来的学期给学生展示各地的年俗照片,她在朋友圈询问了很多朋友,可惜我们都没有相关的留影,最后她是在国外汉教志愿者的帮助下选取了几张菲律宾华人过年的照片。
“年味没了”,这四个字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提出来,之前我还没留心过过年发生的变化,对于我来说,变化无非是生活条件变好了,过年的活动也多了,然而,从教师朋友的事情一寻思,幡然醒悟:不是过年变化不大,而是我们根本都不关心有什么变化了。“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本应呈现出一片喜庆的气氛却未在我们身边呈现出来,却反而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并且枝繁叶茂,这不能说不是一个令人诧异的景象。
传统节日遭受的“漠视”基本可以算是一种共识,“味”少的不仅仅只有春节,在广西区内,诸如清明、端午等节日,试问又有多少人能按时回家祭奠先祖或者携亲带子观看龙舟比赛?
传统节日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节日被“漠视”的同时,传统文化也遭到前所未有的轻视甚至排斥。在当今经济腾飞的中华大地,经济建设属于第一位,马列主义也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将经济做好做强,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水平。现在经济大步阔进,然而,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网上不断曝光道德缺失的事件,网友也纷纷感慨“道德沦陷”。在农村地区,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在过去,村里总会存在一个或者几个德高望重的人员,为年青一代树立模范。而现在,能找出拥有德高望重的人的村落已经少之又少。为什么呢?一方面,年青一代大多能走出去,在外面见识广了,生活能力得到提高,自然不会愿意“屈服于”蜗居在小村落的老人;另一方面,在当今“利益为先”思想的驱动下,团结的观念趋于淡薄;而最重要的一方面,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断层了。
文化,是人类约定俗成的社会契约。而中华的传统文化,是先辈们经过几千年的摸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尽管有部分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然后很多优秀的文化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前进的指导。在国内,我们的很多学校也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基本都是仅仅止步于中学阶段;而在国外,传统文化在高校内都是有一定的传播度。譬如《孙子兵法》,国内真正有兴趣并且认真研读过的人估计不多,而在国外,它却一直属于畅销书系列;又如在广西,我们被称为“壮族自治区”,但是,当你走在大街上,你能否辨别出壮族的同胞?而属于壮族特有的壮话,有很多地区可能已经舍弃,慢慢汉化,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要学习壮话只能去高校进修了。
蒲公英子生根发芽开花之后,花朵飘向远方,而母根就慢慢地在原地枯萎、腐烂了。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灿烂的一笔,慢慢地传播开来,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就如蒲公英的传播方式一样。但是,结果不应该像蒲公英一样在原地枯萎腐烂。在十八大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华,也必将得以振兴。众人拾柴火焰高,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根,在炎黄子孙的努力,也终会得以巩固,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回家梦”。(李琴)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