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匠”工作法扫描  听“侗族鲁班”杨似玉解密侗族木构建筑营建技艺

19.06.2017  13:30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巍峨壮观的鼓楼、巧夺天工的风雨桥、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以及造型独特的戏台、寨门、凉亭等木构建筑,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游人的目光。然而,当你真正走入这些侗族木构建筑时,会发现这些结构复杂的木构建筑竟然没有使用一根铁钉。那么,它们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侗族的木构建筑工艺又将如何传承?

侗族木匠的绝技

6月7日,记者来到林溪乡平岩村。穿过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的程阳永济桥,记者见到了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侗族木构建筑营建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一把木角尺、一个墨斗、一扎竹笺,杨似玉用这些几近原始的工具,向记者展示侗族木构建筑营建技艺的基本操作方法。

侗族的木构建筑一般是选用杉木,因为杉木防虫防腐效果好。”说着,杨似玉拿出一根2米的圆柱形木料放在木架上,“传统的侗族木匠,无论是建房子还是鼓楼、风雨桥,都不用图纸。木头不像钢筋材料,不同树种木材树龄和密度不同,我做风雨桥是凭借自己的经验。”他说。

杨似玉告诉记者,侗族木构建筑营建技艺第一步就是下料。“每次下料我都会亲自到现场去看”。他会根据木料的大小、长度、形状来确定每一根木料的用途。“有些不懂木构建筑的人,拿到木料就会随便乱放。但是无论是边柱、中柱、金柱、圆柱还是屋顶,所需要的木料都是不一样的。

一定要根据木料本身的形状、大小来决定用途,否则不光会影响美观,还有可能影响到整座建筑的稳定。”他说。

选好材料之后,就是抛光。”抛光看似简单,其中也有着不小的学问。杨似玉从他的工具堆中找出一个刨子,“现在很多木匠师傅教徒弟的时候,刨子是横着拿的,这样不光刨出来的木屑容易卡在刨子里面,抛光的效果也不好。”杨似玉说,在对木料进行抛光的时候,一定要顺着木头生长的方向,竖着刨。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刨出来的木头也更加光滑美观。

抛光结束后,就到了关键的弹墨画线环节。杨似玉拿出墨斗,从圆柱形的木料一端固定拉到另一端,瞄准后轻轻一弹,线就画好了。一般情况下,圆柱形木料需要画四根线,如果木料比较小,可以一次性画完,但是遇到大的柱子,就需要一根一根慢慢画。“画线一定要精确。”杨似玉说,由于木构建筑的枋比较长,如果画线的时候出现误差,那么后期就会导致枋产生大角度的倾斜。

接下来就是开榫。”只见杨似玉先用工具在画榫的位置凿出一个长方形的凹槽,然后再用锄刀对准凹槽的地方开榫。那么,要怎样才能开得准呢?杨似玉只说了四个字“熟能生巧”。“没有人一开始就能打准的,都是要靠练。一开始总会打歪几根柱子的,开榫开得多了,自然也就越打越准。”他说。先在要开榫的地方凿出一个长方形的凹槽也是为了开得更准,“有些人开榫前不挖这个凹槽,也可以打得准,但是靠近边线的地方就有可能会打崩,那就不好看了。所以为了开出来的榫槽更加美观,我每次都会先挖一个凹槽出来。”杨似玉说。

打完洞就要开始取笺了,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考验记性的。如果记性不好,做完之后整栋楼都安装不上。”杨似玉作为传统的侗族木匠,既没有学习过建筑知识,也不会画设计图。每次施工之前,他会在心中构画出“图纸”,计算出各种数据,用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在竹笺上,再依照这根竹笺修建起楼桥。杨似玉先在“”要穿进去的方向做了一个标记,拿出一根竹笺穿过榫槽,用墨笔在竹笺上标记好数据。“有些木匠会先在竹笺上画出中线,这样是不对的。”杨似玉告诉记者,如果首先标出了中线,那么在竹笺穿过榫槽记录其他数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由于墨迹未干透而标记模糊的情况。“一根、两根竹笺还好说,要是上千根竹笺都这样,那就糟糕了。所以一定要按照程序来,不能乱。”他说。

最后一步就是用竹笺在加工好的“”上做好标记。“对照着主梁,哪一段要凿要削,哪一段要斜穿直套,我都标记好,然后让工人按照标记进行加工就行了。”杨似玉说,他们用于标记的文字是侗族世代传承的墨师文,是一种木构建筑文字,虽然只有13个,却能够详细标注木构建筑的柱、瓜、梁、檩、枋等构件的尺寸和位置,无论多复杂的建筑,都可以“依仗”而建。

对于侗族木构建筑营建技艺,杨似玉反复强调做工的人一定要记性好、细心并且耐心,否则就很容易出错。因为传统木构建筑没有图纸,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错误,轻则导致木料浪费,重则会影响到整座建筑的搭建、安装。

匠心不灭 传承不止

如今的杨似玉,是广西仅有的两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也是被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侗族木构建筑营建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非遗”传承人,杨似玉现在最担心的是这项侗族传统木工技艺的失传。

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一个月能赚好几千,很多人都不想再做这种又辛苦又费神的木工。我不能让侗族木构营造技艺在我手中失传。”为了将这项绝技传承下去,杨似玉没少花心血。

2009-2015年间,杨似玉面向三江全县热爱木构建筑的村民免费开办了8期非遗传习班并亲自带徒实习,先后收授徒弟近300人。随后,他又通过“公司+工程+学徒+传承”的发展模式,使当地侗族乡亲在创业致富的同时,还有效传承了非遗技艺。目前,在他的徒弟中,已有100余人成为木构建筑掌墨师,把手艺带到了湖南、贵州等地。

在杨似玉的工作间里,记者看到零散地放着电锯、车床等现代化的电动工具。由此可见,这位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侗族木构建筑营建技艺传承人,并不排斥使用现代工具。

现在大多都是用电刨、电锯、电钻来抛光、锯木头、开榫。”杨似玉表示,现代化的工具能够节省很多的时间和体力,但是传统的侗族木匠工艺也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比方说,有些榫槽比较小,无法钻进去,就需要木匠用传统的方式开榫。”杨似玉告诉记者,传统木匠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用手一摸就能知道木料的平整程度。“哪里凹下去,哪里凸出来,我只要用手一摸就知道。”他说。

虽然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仍然有着一定的差别,但是对于如今许多工匠,使用钢筋水泥建造风雨桥、鼓楼的基脚,杨似玉也表示理解。“传统建筑技艺也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有利于民族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他说。

对于杨似玉来说,比起赚钱,他更希望能够将侗族传统的木工技艺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记得“”的感情,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侗族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