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head>
<title></title>
</head>
<body>
<p>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以下简称《决定》),广西主要新闻媒体加大了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宣传力度。2015年8月5日,广西日报刊发了自治区供销社理事会主任王健专访,从创新供销合作社组织、服务、经营、管理、农村合作金融和政策支持体系等6个方面,对深化我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有关问题进行了解读。全文刊登如下:</p>
<p>
</p>
<p align="center">
创新促改革 重在增活力</p>
<p>
——访自治区供销社理事会主任王健</p>
<p>
</p>
<p align="center">
广西日报记者 韦继川</p>
<p align="left">
</p>
<p>
1 /试点,新形势下重要担当</p>
<p>
供销合作社是我国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在60多年的为农服务实践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形成了独具特色、覆盖城乡的组织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农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加强农业、服务农民,迫切需要打造中国特色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供销合作社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完全有条件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p>
<p>
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我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我区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6月3日,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于6月11日印发该方案,明确了我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试点安排、保障措施。6月26日,自治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明确全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列入自治区绩效考核范围,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p>
<p>
2 /创新,6个方面27项内容</p>
<p>
根据《决定》精神,按照自治区的部署要求,我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通过加快推进“六个创新”,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全面深化我区供销合作社改革,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活力和服务能力。</p>
<p>
创新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一是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规范化改造,强化基层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三是组建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简称“农合联”),“农合联”作为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通过民主程序担任领导班子成员。“农合联”与基层供销合作社合署办公。四是适时组建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引领合作经济发展。五是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成立资产运营管理公司或供销集团公司运营管理出资企业,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六是探索县级供销合作社新型组织体系,探索建成供销合作社、资产运营管理公司、“农合联”“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实现与“农合联”的融合。</p>
<p>
创新供销合作社服务体系。一是依托土地托管,提供规模化服务。面向我区农业产业集群,探索开展土地托管,开拓“农民进城打工,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打工”的新格局,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结合“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创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加快建设县级综合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和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为城乡居民提供代购代销、文体娱乐、养老幼教、便捷缴费、信息咨询、测土配方用肥用药等综合服务。积极承担各涉农部门、乡镇党委政府、乡镇“七站八所”及村“两委”的委托职能任务,解决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不畅的问题。三是探索开展“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活动,社村共建综合服务社,统一开展生产经营服务、生活服务、中介服务、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等。四是面向新型农民开展实用技能培训。</p>
<p>
创新供销合作社经营体系。一是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辐射带动系统发展的社有企业。大胆引进各类资本,增加非社有资本比重,稳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做大做强社有企业。二是社有企业对接带动基层供销合作社终端网点。大力开展乡镇综合超市、农资配送中心、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和新兴经营服务终端建设,打造全区性的农资连锁配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产品购销、日用品连锁超市、烟花爆竹安全经营五大网络,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业态。加强与全国总社电子商务平台的对接,整合线下实体资源,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网上供销合作社”。加强与商务等部门合作,加快推进全区“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加强与扶贫部门合作,帮助贫困地区扩大扶贫产业产品的销售。四是积极参与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参与公益性农贸市场建设,推动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扩大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规模。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贸市场、家庭农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等的对接,探索在城区、乡镇、农村社区开设供销合作社无公害农产品直销店,在贫困县设立供销合作社放心农产品经营专馆,实现经营、扶贫双促进。</p>
<p>
创新供销合作社管理体制。一是强化供销合作社的职能作用。强化上级联社对下级社的指导、协调、监督、服务、教育培训等职能,进一步理顺供销合作社管理体制。二是加强供销合作联社“三会”建设。完善组织人事制度。三是建立健全社有资产管理制度。上下级联社之间通过资产运营管理公司互相参股,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盘活社有资产,做好土地调规变性、改造开发、土地出让金返还等工作。四是探索“县基合一”治理新机制。探索全县供销合作社的人财物统一交由县联社管理的新模式。</p>
<p>
探索创新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一是积极参与村镇“三农”金融服务室建设,为农户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二是发展农民资金互助会(社),规范开展内部信用互助业务。三是组建小额贷款公司,面向“三农”开展融资服务。四是开展融资担保业务。五是协助提供保险服务。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积极协助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开展。</p>
<p>
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一是进一步强化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制性质。二是进一步规范联社机关干部到企业兼职机制。三是试行基层供销合作社作为政策性贷款的承贷主体。四是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支持力度。</p>
<p>
以上六个方面27项改革内容,其中有14项为“规定动作”,各试点市、县(市、区)根据自身条件可选择3-5个乡镇在年内先进行试点,并争取获得成效,其他13项为“自选动作”,由试点市、县(市、区)选择若干项进行探索。</p>
<p>
非改革试点的市、县(市、区),也要选择某些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除上述27项改革内容外,鼓励各市、县(市、区)根据各地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争取有新的突破。</p>
<p>
3/ 改革,发挥自身独特优势</p>
<p>
我区供销合作社通过开展综合改革,重点要解决我区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合作关系不够紧密、综合服务实力不强、层级联系比较松散、体制没有完全理顺等问题,进一步激发供销合作社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中更好发挥独特优势,担当起更大责任。</p>
<p>
为此,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把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要求各级政府牢固树立重视供销合作社就是重视农业、扶持供销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各试点市、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其中,试点县(市、区)要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把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个阶段至少要听取一次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关部门要主动支持配合搞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各级供销合作社要进一步准确把握《决定》精神,完善改革思路,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稳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p>
<p>
按照《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落实好《决定》已明确的扶持政策,统筹“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财政资金,向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倾斜。要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抓紧落实处理供销合作社财务挂账、金融债务、社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要保持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和社有资产的完整性,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违法违规平调、侵占供销合作社财产,不得将社有资产纳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得改变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p>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