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瓜棚何以沦为“麻将点”?
在郑州,今年政府为瓜农精心准备好的西瓜销售服务点,不少成了摆设。比如记者发现,有附近的市民在棚内摆放了两张麻将桌打起了麻将,玩得不亦乐乎;而有的西瓜销售点,里边扔着一些香蕉皮和西瓜皮,还有几个小孩在里边玩。(6月30日《东方今报》)
前几年,瓜贩与城管间的血泪史,倒逼地方部门痛定思痛。于是,不少城市开始主动为瓜农服务,建摊设点,雪中送炭。西瓜销售服务点,顾名思义,是专门用来卖瓜的。但,如果最后成了周边市民的“麻将点”,这好事办得就有点错位。当然,该不该建个麻将点是另一回事,时下需要追问的是:酷暑烈日下,瓜农为何不进棚而依然挥汗如雨地走街串巷?
便民瓜棚本应是实里实在的民心工程。财政出了钱,城管出了力,数百个西瓜点,对公共财政来说,大小也是笔支出。不过,你又不好强制瓜农去棚里卖瓜,孤零零剩下棚子乏人问津,不打麻将还真是闲置资源。这背后的问题无非是两个:第一,当初建成或摆设这些西瓜点的时候,问过瓜农的意见吗?或者说,网点的架设,有没有起码的市场调研?以为弄个棚子,瓜农和买瓜的就乖乖进来交易,这样的行政智慧,也太天真了吧。第二,好好的便民瓜棚成了便民麻将点,这事儿究竟谁该负责呢?或者说,面对瓜棚无瓜农的现实,总要该思量一下后续的补救。当然,这中间不排除瓜农的习惯使然,但建好了西瓜点,也不能就撒手了之,下一步的引导工作到位了吗?
面对便民瓜棚成了“麻将点”的尴尬,瓜农的心声估计要让职能部门大跌眼镜——媒体采访发现,“他们什么都不缺,不需要提供降暑产品,不需要提供饮水,甚至不需要提供瓜棚,只要执法部门别撵就行。”瓜农需要的,是在城市里能找到一条谋生的路,至于华而不实的瓜棚,纵使看起来高端洋气、歇在里面舒爽适宜,如果不能满足基本的交易需求,西瓜点再妖娆,也徒具观赏意义。这就像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送温暖,如果不巧送的是价值不菲的奢侈包包,恐怕还不如地摊上的两双棉鞋来得贴心。
这些年,沦为摆设的惠民工程还真不少。前几日,媒体曝“湖北省孝昌县卫店镇澴水河老桥为漫水桥,为方便村民渡河,孝昌县交通局争取到项目资金248万元,在漫水桥旁重建新桥,可新桥竣工已有两个多月,却撂下引桥不予再建,近万村民望眼欲穿。”看起来,天南海北,风马牛不相及,但本质而言,不过都是拍脑袋的民生工程;或者说,有初心,无始终,只图形式上的有,且不管公共服务到了什么地步、达到怎样效果。当然,最该问一句的是:类似惠民工程,怎么过得了审计监督的关呢?
便民瓜棚沦为“麻将点”,起码说明指向民生的行政作为,还是要多听听民众的意见。(邓海建)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