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重现邕州圩市繁华

12.12.2017  16:19
  对于南宁人而言,以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金狮巷和银狮巷为代表的“三街两巷”,是传承南宁传统建筑文化和反映老南宁历史文脉的重要街区,其改造升级对于保护历史文脉、重塑老南宁的记忆、实现绿城品质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连日来,深入“三街两巷”项目金狮巷银狮巷保护整治改造(一期)工程(以下简称“三街两巷”核心区一期)现场采访获悉,作为南宁市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预计2018年5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设,2018年8月底前开街运营,届时这些承载着老南宁记忆的古老街巷将展现新的风采。

   进展顺利

  力争明年春节前完成一期主体工程建设

  近日,在位于兴宁路西一里的“三街两巷”核心区一期项目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地施工,塔吊来回运输着钢筋等建筑材料,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三街两巷”核心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77亩,规划范围主要涉及当阳街、民族大道、民生路、兴宁路等道路围合的市中心传统街区。其中,一期规划用地面积47.07亩,规划范围主要涉及金狮巷片区和兴宁区民族大道兴宁路西一里围合片区。

  “目前一期项目正在进行地下室部分的施工。”项目前期业主南宁兴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亚杰说,地下室施工已采用震动小、低噪声的静压钢板桩施工工艺,开展基坑支护施工,有效避免施工震动对邻近建筑的影响及噪声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

  今年以来,各部门、单位采取了多项举措克服客观困难,确保施工正常有序开展,力争一期项目按计划于今年底前如期完成地下室工程、明年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延续文脉

  重现传统院落式岭南民居

  如何让传统建筑和文化“保鲜”,恢复老城区、传统街区的功能和活力?

  “三街两巷”核心区项目便是以保护和传承老南宁历史脉络为核心,对年久失修且安全隐患较大的现代大板房推倒重建、“建新如旧”;对具有文化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则“修旧如旧”,留住老南宁的“”,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

  一期项目建成后将重现青砖、青瓦、清水墙的传统院落式岭南民居,门窗以木质为主,外立面呈现清新典雅的风格,而该区域内的历史建筑、中华电影院将进行修缮保护,并新建城隍庙、苏缄纪念广场、邓颖超纪念馆等,重现当年老南宁的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城隍庙拟以府城隍庙级别设计,总体布局以院落为单位,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前殿后寝,沿中轴线布置山门、城隍殿、寝殿,两侧由配殿、廊庑陪侍。同时还结合现代使用要求布置展示、管理服务等功能用房,建筑风格为明清岭南传统建筑风格,立足地域特色,辅以“三雕两塑”建筑装饰,蕴含香火相传的传统文化。

   保护传承

  打造体验式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保护传承不是简单的口号,不仅要复原历史本来面貌,保护原有历史文化,更要深入挖掘文化灵魂,发扬文化精髓,并通过结合现代产业和赋予更多体验式功能,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三街两巷’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片区,改造的核心理念是要挖掘、保护和传承老南宁的历史文化。”房亚杰介绍说,除了积极挖掘老南宁历史文化、修缮保护文物建筑、恢复传统建筑风貌、建设邓颖超纪念馆及苏缄纪念广场等文化展示项目,更要将这一理念深深融入后期的运营当中,通过保留现存老字号、挖掘复原原有老字号、引进民间传统打金打银手工艺等多元化渠道和措施,致力于呈现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老南宁面貌和氛围,让人们漫步其中,从细节处不经意间就能了解到老南宁的历史,感受到老南宁的韵味和触摸到老南宁的真实生活场景。

  今后我市还将打造历史与现代的创新复合,逐步向文化、文创、深度体验式倚重,增加主题艺术展览、老字号体验式销售、手工艺作坊、会馆书院文化等综合功能构成,逐步承载起传承老南宁文化、南宁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功能,将“三街两巷”打造成体验式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城市人文会客厅,真正成为一张展示城市魅力的“金名片”。

  同时,配套设施也将进一步升级,“例如过去地下管道都是雨污合流,很容易堵塞。通过改造后,地下管道将实现雨污分流,并将增加公共卫生间、无障碍设施等硬件,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服务体验,改善区域形象,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房亚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