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不仅需要“自我点赞”
岁末年初,各部委、各省市2014年信息公开工作的“成绩单”集体上网晾晒,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但由于一些部委和省份的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公众连呼“不过瘾”,认为“揭短”太少,“自我点赞”太多。(北京青年报,2月9日)
各地各部门首次集中在网站上“晒”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成绩,对于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来说,无疑具有划时代的里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已然是“史上最佳”,让人们看到了建设透明政府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姿态,是一个创举,也是一件好事、一件实事,值得肯定和发扬。
当然,媒体和网民对各省各部门初次公开成果“点赞”之余,也表示“不过瘾”,并进行了“拍砖”,认为报告质量参差不齐,“自我点赞”太多、“揭短”不够,内容空洞、疑似应付,或者表来表去、很难读懂。
平心而论,既然是“晒”工作的“成绩单”,肯定就少不了说成绩,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篇幅都停留在“讲成绩”上。这是长期以来政府公文的固定套路和模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此,各地各部门晒出的“成绩单”,都是表扬与自我表扬、或表扬与自我表扬居多,也就在所难免、不足为奇,没有必要大加鞭挞。
但问题在于,这份“成绩单”并不是政府部门内部“宣传单”,而是要向公众公开的。因此,公众的评价和认可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公众对某单位的成绩报告持否定意见,那么,即便该单位给自己打出了满分,也没有达到推行这项举措最初的目的,反而拉开了政府和民众的距离,割裂了社会共识。
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各省各部门首次公开信息公开方面的成果,遭遇“拍砖”,是意料之中的,这是鞭策,也是警醒。各地各部门对自我评价的总体较高,和民众评价相对较低的局面,形成了不小的落差;这不仅反映了政府部门专业能力和经验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确实暴露一些单位在该项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对下一步的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的成绩单上不是不能有自我表扬,而是要表扬得恰到好处:如果工作成绩突出,大篇幅的自我表扬并不为过;如果工作做得一般,甚至对照要求和标准还有诸多不足,就没有必要进行大篇幅地自我表扬,而应该摒弃“报喜不报忧”的传统观念,以更开放和自信的姿态,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向公众承认和检讨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才能真正赢得公众的“点赞”。(周文郁)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