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成受访者表示信息遭泄露 网站APP成泄密重灾区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如何让个人信息不再“裸奔”已迫在眉睫!11月6日,广西消委会与北京、天津、上海消协等30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超五成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个人信息被泄露,网站和个人终端APP被认为是泄露个人信息的“重灾区”,而个人通讯信息是公认被泄露最多的项目。对如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大多数消费者呼吁“加大惩罚力度,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维权倡议]
尽快出台法律 惩处非法采集使用信息
针对调查结果,30家消费维权单位共同发出如下倡议:
1.要进一步细化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规范合理的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制度,信息、数据的采集使用必须得到当事人的授权。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用更完善的立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不受侵害。
2.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采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主体和职能范围,用更严格的执法打击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不法行为。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非法采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
3.进一步简化司法程序,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民事诉讼中引入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并相机在消费者个人信息司法保护中引入公益诉讼制度,给个人信息权被侵害的消费者提供最大的司法便利。
4.要进一步强化企业自律和消费者自觉。经营者面对个人信息数据可能带来的利益诱惑,要对得起良心,守得住底线。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经营者对个人信息非法采集和使用的行为,一旦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者被非法使用,及时主动地大胆维权,用更积极的自我防范筑起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坚强屏障。
希望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完善的机制建设,让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不再处于“裸奔”状态,让大数据产业和“互联网+”健康可靠的发展。 (记者 高宇峰)
[责任编辑: 徐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