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正 政风清 人心暖
工作站搭起连心桥
小“纪委”发挥大作用
手机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社区廉洁公众号,点击信访举报,就可以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问题进行举报……在江南区二桥西社区廉洁工作站,每个市民都可以通过微信二维码反映问题,成为义务监督员。
社区廉洁工作站被很多老百姓视作家门口的“纪委”。社区账目是否清晰、低保户申报是否规范、社区干部履职为民作用发挥如何……居民的疑问都可以在“家门口”得到解答。
社区廉洁工作站也被视为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居民在小区发现的任何问题,只要找到廉洁工作站反映,就一定会得到解决,廉洁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也会主动上门了解情况。
“社区廉洁工作站的建设,是推动纪检监察触角向社区延伸,促进社区权力阳光运行的需要。”二桥西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潮介绍,自从社区建立廉洁工作站后,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更方便了,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不方便说”的话也能在第一时间零距离了解和反映。
自我市开展基层廉洁工作站建设以来,群众对“身边的纪委”认可度、参与度不断提升,破解了群众对政策不熟悉、对信息不了解、对问题反映不顺畅等难题。目前,全市建有基层廉洁工作站475个,组织梳理社区、行政村责任清单和“微权力”清单406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560人次。
走村入户解难题
产业发展暖民心
5月9日,在邕宁区蒲庙镇华康村看到,连片的苗木林生机盎然。这是南宁市的一个产业扶贫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基地,普通却不平凡,因为它与华康村500多名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息息相关。
“在基地长期务工的30多名村民,他们的劳务输出与土地流转金每年可直接给华康村带来超过100万元的收入。”该基地技术负责人黄海说,该基地落户邕宁区以来,经常有城区、镇、村干部上门走访,了解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
“这些干部非常负责,我们反映的关于基地苗木种植的用水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黄海对邕宁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精准服务的做法由衷点赞。
在精准扶贫的征程中,邕宁区上至四家班子领导,下至村屯干部,对准最贫困的村、帮扶最困难的人、办好最急需办的事,不断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成为邕宁区脱贫摘帽最真实的写照。
“以前穷啊,全家种点地只能糊口,现在家庭年人均收入能有2万元。”邕宁区蒲庙镇华康村村民黄善森谈起现在的生活,高兴不已。
黄善森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帮扶。华康村驻村第一书记冯礼在走访中了解到黄善森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缺发展资金、缺土地、缺教育资金后,便将其情况向村里“五人议事小组”反映,大家群策群力,通过精准施策,帮助黄善森实现了脱贫。
从一个农户到一个村,再到全镇……“民意”就在党员干部“走村串户”的脚步中,一步步上升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惠泽更多百姓。
干部作风如何,群众感受最直接。华康村村民李美岸说,现在的党员干部工作态度认真细致、接待群众热情耐心、办理事项又快又好。
心中有纪律,行动守规矩。华康村党支部书记黄祥战说,现在党员干部入户走访不在村民家吃饭喝酒,村民午间聚餐也兴起“以茶代酒”;党员干部婚丧嫁娶禁止大操大办,群众红白喜事也不再攀比铺张……
宣传推广“廉能量”
家风家训扬清风
挖掘整理“传家宝”,家规家训晒上墙。在石埠街道忠良村三队的家家户户门口晒着80余块家训牌,以无声的敦促告诫子孙后代要谨记家规家训,传承优良家风。
“‘清心明志,勤身俭德’,这是我跟你叔伯讨论之后总结出的家训,你以后无论是读书、工作,都要把这句话放在心上。”村民梁宅奎指着家门口的家训牌子叮嘱站在身旁的儿子,儿子频频点头。
教育在润物无声中深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华强社区会客厅,一个妈妈指着周恩来的家训一字一顿念给女儿听,这样的“家教”场景,在会客厅中经常看到。
西乡塘区着力打造家风建设示范点,在华强社区建成家风会客厅,组织辖区学生开展画国画、写家规家训等活动,召集辖区干部职工开展剪窗花、做月饼等传统手工艺技能培训,让大家在动手中得到孝悌、勤俭、清正等传统美德和廉洁家风的熏陶和启发。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西乡塘区将继续把家风建设与基层廉洁工作站建设结合起来,以“一站一特色”为目标,深入挖掘历史、民俗中的廉政文化元素,融合到廉洁工作站建设中。同时依托廉洁工作站平台,在基层广泛开展“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廉洁文化”活动,真正让家风家规成为勤廉从政的第一道“紧箍”,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严于律己,以廉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