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模式 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战

31.10.2016  11:35
  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稳步推进脱贫攻坚行动,确保2016年底全面实现城区脱贫摘帽目标。兴宁区采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产业化扶贫项目、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低保和救助体系、加大教育帮扶、实施小额信贷工程六大举措,推进脱贫攻坚战,确保2016年城区贫困户全部脱贫。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脱贫摘帽通屯道路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修建通屯贫困村道路26条共17.35公里,投入资金614万元,目前有25条14.75公里已经开工建设,总工程量完成80%,预计11月底全部完成,此外,自治区第二批道路项目1条2.6公里正进行设计,预计12月底前完成建设。修建人饮工程9处,投入资金234.47万元,目前已完成预算,预计12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二、广泛开展产业化扶贫项目。开展产业扶贫项目,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让贫困群众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兴宁区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87.25万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生产模式,进行种植养殖业及其产业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三塘镇那笔村沃柑、无花果、插花品种120亩完成了种植,10311羽阉鸡和24条肉猪养殖已经进入养殖。五塘镇坛棍村年出栏肉鸭36万羽的养殖基地在建设中,11月份投入养殖;昆仑镇黄宣村953亩百香果升级和扩建在建设中,1000羽狮头鹅养殖项目已经处于养殖中、群星村完成100亩莪术、120亩大青枣和50亩百香果项目种植,4400羽狮头鹅养殖项目已经处于养殖中。太昌村完成175百香果种植,5000羽狮头鹅养殖项目已经处于养殖中,平地村20亩火龙果完成建设,1500羽狮头鹅和10000羽肉鸡犬升天养殖项目已经处于养殖中。目前所有种植产业已经完成,养殖产业已完成90%。

  三、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创就业意愿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创业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完成技能培训83人。同时,利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共举办贫困村专场招聘会6场次,南宁富士康等30多家用工企业参加招聘会,把就业岗位送到贫困村,共转移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就业348名。在贫困户中开展了公益性岗位意向需求调查,初步掌握151名贫困劳动力有从事公益性岗位意向,下一步将结合岗位现状和匹配情况,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岗位安置。

  四、完善低保和救助体系。按照“应补尽补、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原则,使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相衔接,定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核查,到9月底贫困户共有608户人享受低保保障,占需纳入低保兜底贫困户总户数的64.5%。今年兴宁区新农合参保人数参合13.6008万人,参合率达99.4%,完成了自治区政府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工作目标任务。

  五、加大教育帮扶。对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有494户563人需教育帮扶(其中学前教育62人,小学223人,初中150人,高中43人,中职中专46人,高职高专14人,大学及以上25人)。上半年已完成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共发放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金161.925万元。

  六、小额信贷打开局面。制定了《兴宁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计划以城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实施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工程。截止9月底,兴宁区已完成小额信贷评级授信户数687户,2317人,授信金额1107万元,户均授信额度1.6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到位100万元,能满足放贷需求。已发放扶贫贷款14户49万元,其中有4户用于建房或危房改造,1户用于学生缴纳大学学费,其余用于养殖投资。据统计,兴宁区三塘镇、五塘镇和昆仑镇3个镇有农村人口约13.6万,通过精准识别,共识别贫困人口943户2812人,分布在3个镇的34个行政村(社区)。兴宁区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扶贫项目开展、劳动力就业转移等措施,强力推进扶贫政策落地。

  下一步,兴宁区将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严格落实脱贫摘帽工作实施方案,细化目标,倒排时间,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加快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各惠民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和思想发动,强化纪律保障,确保2016年底全面实现城区脱贫摘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