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需社会爱心资助

09.12.2014  17:10

  本报百色讯 田东县印茶镇巴麻村那午屯24岁青年邓朝东是河南洛阳理工学院的大三男生。今年6月6日,他不幸患病到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个结果对于原本就很脆弱的单亲家庭来说犹如晴天霹雳,高昂的后续诊疗医药费让邓朝东一家人难以承受。

  据右医附院血液风湿科主管医生揭旭日副教授介绍,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最有希望的治愈方式是骨髓移植,但是光手术费就要60万元,加上检查费、药费总共需要上百万元,这对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其家庭条件根本就无法承担高昂医疗、手术费用。病人现在唯一能够选择的只有起效慢、副作用大的替代治疗,每天的药费就要1000多元,必须进行一系列检查、输血和输血小板以维持其年轻的生命。但是这种治疗治愈的希望渺茫,如果能控制住因免疫力下降而出现的反复感染和体内出血,也要6个月后才能看到药物治疗是否对病情有作用。

  目前,通过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和照顾,邓朝东暂时挺过了危险期。但是由于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副作用,他的胃部反应很大,饮食出现障碍,持续发高烧,体温高达40℃,恶心呕吐使得原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吃不消。半年来,他的病情反复发作住院5次,前后已花掉诊疗费30多万元,但是病情却未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出现了输血过敏反应,现急需做骨髓移植手术。

  在右医附院内科住院楼6楼血液风湿科6号病房里,笔者见到躺在床上的邓朝东戴着口罩侧身睡觉。守在病床边的表姐农秋玉告诉笔者,邓朝东10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子四人相依为命,平时靠哥哥姐姐打工攒钱供他上大学,姐姐现已出嫁,哥哥放弃打工回来照顾朝东。“表弟现在医院打一些抗生素控制病情,还有很多药得自己去南宁买,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他们东挪西借才维持了这段时间的医药费,如今药费没了,家人在四处求助无门的情况下,看着病床上的亲人因为无钱医治,除了伤心流泪外再无丝毫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在痛苦中呻吟却无能为力。”

  如今,邓朝东病危的消息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央电视台记者日前深入田东进行了专题采访,印茶镇巴麻村的父老乡亲们和邓朝东就读学院的师生员工们都纷纷加入了募捐队伍,积极为他筹集骨髓移植医疗费,一场从乡村到城市从学院再到社会的爱心资助行动正在进行……据统计,到目前为止,邓朝东总共获得捐款约23万元,而距百万诊疗费尚缺近80万元,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资助队伍中来,给邓朝东重生的希望,邓朝东联系电话18378607530。 □隆文斌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