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回应耕地污染:污染面积较大 采取措施解决
中新网12月5日电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今日表示,我国污染耕地面积较大。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到19.4%。农业部门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将全力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力争耕地酸化、盐渍化、重金属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国新办今日举行发布会介绍中国今年粮食生产形势等有关情况,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回答记者提问。
曾衍德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根本是在耕地。中央对耕地的保护非常重视,中央提出既要保耕地数量红线,也要保耕地质量红线。的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包括农业资源的高强度利用,对耕地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归纳起来是“三大”、“三低”。其中“三大”为:一是中低产田比例较大。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二是耕地质量退化面积较大。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三是污染耕地面积较大。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到19.4%,南方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北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西北等地农膜残留较多。“三低”是:一是有机质含量低。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8%,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低0.07个百分点。二是补充耕地等级低。大体上,每年占补平衡耕地超过500万亩,相差2-3个地力等级。三是基础地力低。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
曾衍德指出,农业部门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农业部将按照中央的要求,全力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总体考虑:在目标上,主要是“两提一改”。“两提”,就是提高田间设施水平、主要是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力争到2020年耕地地力提升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一改”,就是改善耕地质量。包括畜禽粪便有机肥资源利用率达到60%,秸秆资源化利用率、残膜回收率基本达到80%以上。耕地酸化、盐渍化、重金属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在路径上,突出“四字”要领,就是“改、培、保、控”。“改”就是改良土壤,主要是改善土壤的性状,改良酸化、盐渍化等障碍性土壤。“培”就是培肥地力,主要是提高有机质含量,包括增加贫瘠土壤的肥力。“保”就是保水保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包括推广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保持耕地的肥力和水力。“控”就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还要控制农药的残留,再就是控制重金属和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
曾衍德介绍,围绕这几个目标,农业部在工作上主要抓四个事:一是制定分区耕地改良的实施方案。二是制定耕地质量等级标准,引导国内对耕地加强评价,包括我们占补平衡耕地的验收。三是制定《耕地保护条例》,依法保护耕地。四是抓好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近期我们与国土资源部已经联合下发文件,要抓紧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优先将城镇郊区和交通沿线容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曾衍德最后指出,现在三大谷物就是稻谷、小麦、玉米,玉米的比重最大。从目前的市场价位和整体趋势来看,玉米仍然保持一种稳定发展的趋势。尽管去年以来,东北地区大丰收,玉米价格也逐渐在回落,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基本维持在去年的水平。按照目前的单产水平,以东北、黄淮海和西北为主体的玉米主产区,玉米的种植还是有赚头的,能够算得过帐,基本能保持面积的稳中有升,未来一段时间玉米还是保持一种发展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