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冬"远未"结束" 中国冰雪运动有望迎发展良机

30.01.2016  20:58

  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30日电 题:“十三冬”远未“结束” 中国冰雪运动有望迎发展良机

  中新社记者 王曦

  燃烧了10天的冬运圣火30日在乌鲁木齐丝绸之路滑雪场缓缓熄灭,这一国内最高水平综合性冰雪赛事就此落下战幕。

  但在北京联合张家口拿下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以及“三亿人上冰雪”战略提出的背景下,这届赛事并未“结束”,它将对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这是全国冬运会首次走出东北,从而改变了人们对其“基本等同于黑龙江、吉林两省运动会”的传统印象,“北冰南展西扩”的战略规划也得到实质性推动。

  本届冬运会,东道主新疆队异军突起,在速度滑冰、空中技巧等项目上打破了以往黑、吉两省对于金牌的垄断,热汗拜、达斯吐尔等年轻选手,为国家队未来征战平昌、北京冬奥会提供了更多人才储备。“新疆冰雪运动的未来发展目标远不止于此。”即使这样,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李光明仍不满足,他计划未来还要在冰球、花样滑冰等项目中培养出更多新疆地区的优秀选手。

  同样来自西部地区的内蒙古队亦有出色发挥,不满15岁的小将李靳宇打破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世界纪录,并险些战胜名将范可新拿到金牌。“希望我们的运动员能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李志友说,像李靳宇这样的内蒙年轻选手还有很多,队伍的目标就是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输送更多人才,并与新疆等西部省区联起手来,实现中国冰雪运动西北、东北地区的“两翼齐飞”。

  不光如此,本届冬运会还成功打破传统格局和界限,吸纳更多人群参与冰雪运动。单板U形槽比赛中,六年级学生邱心怡得以与世界名将蔡雪桐同场竞技,冰壶赛场上,11岁的王一娃有机会和世界冠军王冰玉切磋技艺……

  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志利看来,如果不是对冬运会赛制进行改革,这些场景恐怕在以往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生。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发布整改情况后首次举办的最高水平全国性综合性运动会,本届冬运会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对参赛单位、运动员的资格审核放宽条件,无形中让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们有机会出现在最高水平赛场上。

  例如冬运会冰球赛场上的上海队和承德队,就不是在传统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队伍,上海队由业余俱乐部担当主力,承德队则成功走出一条“体教结合”之路。尽管与职业队的实力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两支队伍的发展模式却为各地优化体育结构,推进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自身努力,展现中国冰球发展方向才是重要的。”正如上海队教练马晓军所说,只有更多人群的参与,才是一个体育项目得以长久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这对于群众基础并不充足的中国冰雪运动具有示范效应。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拿下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的首届冬运会,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为实现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使中国体育在随后一年中迎来井喷式发展,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冰雪运动——从20年前全国不到10个滑雪场,发展到2010年的200余个,再到2015年申办冬奥会时提出“三亿人上冰雪”战略,中国冰雪产业蕴含的巨大潜力成为打动世界的重要因素。

  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冰雪运动具有更显著的产业属性,以及完整的产业链条,场地、赛事、旅游等环节均蕴藏商机。因此,在2022年冬奥会的“刺激”下,各地发展冰雪产业的步伐得以加速。黑龙江省提出以冰雪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吉林省计划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冰雪运动产业基地,北京市引入一系列世界高水平赛事,河北省提出建成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体系,而此次冬运会来到新疆,则开拓了中国冰雪产业的空间维度。

  有评论指出,“中国体育与国际思维的接轨已经启动。”虽然起步相对滞后,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但中国冰雪运动有望以“十三冬”为起点,在未来迎来发展良机。(完)

【 编辑:陈梓瑶  作者: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