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法工艺已被南宁地铁建设者掌握 施工进度加快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海)南宁市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南湖站—金湖广场站盾构区间(以下简称“南—金区间”)首次采用了“冷冻法”施工,并于5月3日成功建设完成了地铁联络通道,这在南宁地铁建设中尚属首次。它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冷冻法这一先进工艺已被南宁地铁建设者掌握,为后期其他线路联络通道的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工程实例。
为什么采用“冷冻法”施工?
外面28℃的天,阳光明媚,可到了地下近20多米的施工现场,空气中漂浮着一些轻轻的冷雾气,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目前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南湖站-金湖广场站盾构区间(以下简称南-金区间)正在做冷冻施工的最后的收尾工作。
记者带好安全帽,与工作人员一同前往施工现场。前往施工现场的路并不是太“好走”,我们必须先下到地下负20米的隧道内,然后再沿着隧道前行近200多米后才能到达施工现场,整个隧道内灯光并不是太亮,且气温有些偏低。
行走在前往施工现场的路上,还未到达,记者远远的就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当到达施工区域时,只见几台显示“工作状态”的冷冻机正开足马力往冷冻管输送冷气,这时候的,隧道内的还漂浮着一些轻轻的冷雾气。记者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静距离观察冷冻机,一条条扭曲的白色冷气管就像八爪鱼的“手”一样,通过隧道壁伸进土层内,隧道壁的周围还冒着水珠。
“南—金区间”的联络通道为什么要用“冷冻法”施工?任攀峰介绍,这是由南宁特殊的地层结构决定的。如果采用常规的施工方法,首先面临的是安全问题,其次是工程进度问题。为此,轨道公司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积极组织各方认真研究分析,敢于创新,并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论证把关,最终确定采用冷冻法施工该联络通道。
“目前这种方法是比较科学、先进的。”任攀峰点头肯定的说。“这种施工方法在全国很多城市的地铁建设中,使用的比较多,安全性也较高。经过两三个月的施工,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安全的。下一步,我们还将在类似这种(“南—金区间”)地层中采用这种方法。”
科学的方法,施工进度加快
南湖站至金湖站区间附属的联络通道处于南宁独特的全断面圆砾地层,该地层具有含水量高、空隙比大、自稳性差及透水性强等特点,项目面临风险高、难度大、工期紧等问题。“我们确定了使用‘冷冻法’施工后,就在今年1月30日,‘南—金区间’开始了铺设冷冻机组和冷冻管,时间大概20天,2月18日开始冷冻土层。”任攀峰说。
在地铁隧道内有一来一回两条隧道,它们用很多联络通道相互沟通。任攀峰告诉记者,基本上每隔600米,地铁隧道里就有一个联络通道。作用主要用来逃生,万一列车在其中一条隧道运行时发生险情,乘客可以通过联络通道及时疏散到另一条隧道中去。而要挖开这个联络通道,首先需要将两个隧道挖通,再通过“冷冻法”在即将开凿的土层上冷冻,方可凿洞开挖。
任攀峰介绍工期,说道“冷冻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冷冻的效果和温度达到了具备的开挖条件。3月31日,进行土层的开挖,大概20多天就贯通了。此后,还要做防水施工,钢筋固定的施工,截止5月3日,全部施工完成。”
记者来到南湖站-金湖广场站区间隧道内,走了200米后发现隧道中间开了一个狭长的通道,需要弓着身子探进去,里面已经被挖通,几名工作正在工作。一名姓梁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就是联络通道,一直延伸到另一条隧道。如果意外情况发生时,这里可以并排走两个人同时疏散。
而出了狭长的通道,就看到周围密密麻麻布满了冷冻管,这些扭曲的白色冷气管就像八爪鱼的“手”一样,通过隧道壁伸进土层内。任攀峰说,这些冷气管与冷气机组是连到一块的,冷冻机的工作原理与老百姓家中的电冰箱制冷的原理是一样的,即:使用氟利昂和冷冻盐水(氯化钙),通过这些冷冻管输送到地层里面去,然后循环冷冻液,不断的降温,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性。
据了解,“冷冻法”施工工艺最早出现在欧洲,在矿井施工中广泛使用,适用于涌水、流沙淤泥等松散含水复杂地层条件的施工,其工艺就是利用冷冻机对冷冻液进行降温,并通过循环管路输送到需要冷冻的区域,保持温度,使温度向外扩散产生冻结效果。近年来,在地铁区间联络通道施工中,“冷冻法”工艺被广泛运用,该法可以增加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隔绝地下水,杜绝施工过程中崩塌等安全隐患。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