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核心地位 发挥核心作用
九万里风鹏正举,北部湾春潮涌动。10年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艘新造的巨轮扬帆启航。10年间,这艘巨船以超乎寻常的发展航速,巍然占据了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
这10年,作为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南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朝着北部湾经济区“三基地一中心”的“航行目标”,沿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航道”,乘风逐梦,破浪前行。
这10年,南宁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吸纳作用,同时也释放了无限能量和爆发力,成就了自身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今年南宁“两会”期间,南宁市公布了令人振奋的2015年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3410.09亿元,增长8.6%;财政收入572.48亿元,增长8.71%;固定资产投资3366.89亿元,增长16.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9.55亿元,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68亿元,增长10.5%。这份成绩单得来不易:2015年是宏观经济形势极为复杂严峻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南宁市出台了19条稳增长措施,努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10年来,南宁就是这样开足马力,全速前进。拿着这份成绩单,回首10年——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10.09亿元,是2005年722.66亿元的4.71倍;财政收入572.48亿元,是2005年100.22亿元的5.71倍;固定资产投资3366.89亿元,是2005年362.90亿元的9.27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9.55亿元,是2005年120.90亿元的8.0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68亿元,是2005年378亿元的4.72倍。
4.71倍、5.71倍、9.27倍……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南宁10年“航速”之快。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显著优化
2015年12月27日,伴随着一声嘹亮的鸣笛,首列南宁本地化地铁列车驶下生产线,南宁地铁实现了“南宁造”;同年,源正新能源汽车第一台客车整车成功下线,实现了南宁新能源汽车产业零的突破……一个个喜讯,填补了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空白。可以说,这也是10年来南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代表作”。
一个个打上南宁本土特色的“代表作”,彰显了南宁持续稳增长调结构,加快推动转型升级的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33%,六大重点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2%。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21.2%,年均增长16.5%,驻邕各类金融机构达359家;新增主板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新增限额以上商业企业518家,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7%;南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成运行,广西首家大型商贸零售企业与跨境电商企业联合打造的跨境直营体验店开门试业,中国—东盟(南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揭牌,高新区成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国家广告产业园试点园区。接待旅游总人数3.06亿人次,总收入2528.74亿元,荣获“2014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称号,青秀山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28家、家庭农场431家、“三品一标”认证58个;成功创建26个市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25个生态综合示范村。
生产要素加速向园区集聚 园区经济引领发展
“10年来,南宁经开区共引进投资项目1150个,投资总额895.19亿元,园区项目投资总额呈逐年大幅增长的态势。研祥、海王、神冠、修正、柳药、三合兴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经开区,为打造特色园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日前,接受采访的南宁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自2008年设立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来,我市87个项目共获得专项资金110432万元,拉动和促进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15年,南宁市4个重点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031.9亿元,占全市61.13%,同比增长20.5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6.21亿元,同比增长19.27%,占全市21.87%;完成工业投资424.83亿元,同比增长28.69%。财政收入84.83亿元,占全市14.81%。工业项目签约134个,同比增长14.52%;产值亿元企业368个,占全市57.95%,同比增长17.95%。
“南宁渠道”作用凸显 开放合作提升新水平
作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标志性工程,中国—东盟信息港核心基地建设于2015年9月在南宁启动。目前,基地一期建设工程东盟信息交流中心和通信枢纽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封顶。这一条“信息丝绸之路”,将使“南宁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
10年间,“南宁渠道”不断延伸拓展——
南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南宁渠道”越拓越宽。南宁成功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及中越青年大联欢、中国—东盟生态宜居论坛、中国—东盟市长论坛等国际活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面向东盟的合作平台落户南宁,6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总领馆,东盟10国、日韩商务联络部建成使用……南宁正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10年间,“南宁渠道”不断升级——
扎实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申报工作、五象新区申报国家级新区工作、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建设、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北部湾城镇群的旅游服务基地建设。
落实“双核驱动”战略 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构建
钦州居民王小虎在2015年迁入南宁市,他对简洁方便的办理落户手续深有体会。“只要符合落户南宁条件的,不用再开具《准予迁入证明》和《户口迁移证》,也不需要回到原户籍地派出所办理迁出手续,真的很方便。”
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2013年4月,自治区研究出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发展推进方案》,北部湾经济区率先成为全国实施同城化建设的经济区。2014年11月,自治区研究出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户籍同城化方案》,进一步深入实施同城化战略,标志着南北钦防同城化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目前,南北钦防同城化加快推进,实现电信、户籍、医保、就业政策、公积金异地贷款等同城化,南宁先导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南宁还扎实推进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港口枢纽、疏港通道、产业园区等12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26.11亿元,建成南宁港牛湾、六景港区,新增1534万吨货运吞吐能力,实现2000吨级船舶直达珠三角地区。实施无纸化通关和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四省区区域通关一体化、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贸易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
建设“12310”高铁经济圈 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加快形成
广西提出2020年建成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高铁经济圈:1小时通达南宁周边城市,2小时通达全区设区市,3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10小时左右通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
这10年中,南宁一直在缩短着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加快形成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南广、南钦、柳南高铁建成,南宁市进入“高铁时代”;柳南铁路电气化改造、云桂铁路(广西段南宁至百色)建成使用;公路及运输站场加快建设,全市实现县县通高速;支持开发17条国际(地区)航线,南宁机场成为全区首个吞吐量超过一千万人次的国际机场;轨道交通加快推进,1号线全线盾构贯通,2、3号线加快建设,4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郁江老口枢纽主体工程、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贵港Ⅱ级航道工程建成,西江沿线水运项目、邕宁梯级枢纽主体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码头项目、港口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2016年,北部湾经济区开启新的“10年”,而南宁也掀开“十三五”新篇。南宁将着眼提升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着力构建“一平台两体系三中心”,加快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首府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让北部湾经济区这艘巨轮驶向开放开发的更高更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