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锐出战齐攻坚 精准施策摘穷帽

28.07.2018  14:07
  打赢脱贫攻坚战,务必令出如山、狠抓落实。

  今年上半年,首府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扑身脱贫攻坚战一线,以深度贫困地区为主战场,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鼓足干劲、尽锐出战,打出了迎难而上、攻城拔寨的气势和成效。

  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全市上下着力提升 “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水平,全力打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粤桂扶贫协作等硬仗,充分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聚焦深度贫困  攻克难中之难

  每天早上送小孩上学后,隆安县都结乡欧里村贫困户陈雨梅便来到村里的“扶贫车间”加工衣服。“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和老人,每月收入2000多元,比以前种玉米好太多了。”陈雨梅说。

  “扶贫车间”为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家门口就业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共有各种类型的“扶贫车间”约150个,带动贫困群众逾千人,成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重要抓手。

  深度贫困是难啃的“硬骨头”,目前南宁市有1个深度贫困县、1个深度贫困乡以及56个深度贫困村,这些地区脱贫任务艰巨。今年以来,南宁市以罕见的力度,从人力、财力、政策等多方面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为此,我市出台了《南宁市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县马山县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从人力、财力、政策三方面加大对马山县的帮扶倾斜力度,确保马山县如期脱贫摘帽,全面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召开村企帮扶洽谈会和对接会,启动特色产业示范园项目,61家龙头企业结对帮扶56个深度贫困村得以深入推进。

  随着一项项攻坚举措的精准落地,深度贫困地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发、丰收在望的景象。

   把握“精准”核心  找准突破路径

  “在这边什么都方便。”隆安县雁江镇东义村驮任屯的梁明盛对震东集中安置区的生活条件赞赏有加。作为隆安县最大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震东集中安置区截至6月6日已交钥匙4701户。截至7月20日,我市2016—2018年度搬迁项目已竣工住房15219套,排名自治区前列。这一举措也让58449人拿到了新房钥匙。

  从过去推进困难,到如今名列前茅,得益于全市上下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今年以来,我市在推动脱贫攻坚过程中始终把握“精准”这一核心,针对致贫原因,找准路径、分类施策;针对关键短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为打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粤桂扶贫协作等硬仗奠定了基础。

  抓产业建设。全市各县区已基本选定县区“5+2”、贫困村“3+1”个特色产业。另外,我市明确了2018年第一批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建设250个,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有机融合。

  抓村集体经济。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421个贫困村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达410个,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的贫困村有316个。56个深度贫困村中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达56个。

  抓粤桂协作。我市制定出台了《南宁市与茂名市扶贫协作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项目引进、人才交流、医疗技术、教育合作、电商扶贫、旅游合作等各项工作落实。

   层层压实责任  决胜脱贫攻坚

  今年农历新年伊始,首府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便深入马山、上林、隆安三县看项目、进农家实地调研,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难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交流经验、查摆问题,提出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这场硬仗,需要坚强的引领和科学的决策指挥。半年来,市委、市政府站位全市发展大局,周密部署、精准施策,要求各级党组织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提高政治站位,增强领导能力,落实四级书记的第一责任,一级抓一级,压紧压实责任,确保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到位、不留死角。 年初,我市出台了《关于副厅级以上领导包抓乡镇联系贫困村调整和加挂联系深度贫困村的通知》,明确副厅级以上领导包抓56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具体责任;4月,从市直部门70后副处级干部和历任贫困村第一书记中择优筛选出20名优秀干部,成立市脱贫攻坚战前线指挥部对应衔接上下级脱贫攻坚机构,高效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5月,召开2018年脱贫攻坚推进大会,各县(区)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脱贫摘帽承诺书》。

  为进一步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成立了市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切实加强对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下半年,我市将紧盯年度脱贫目标,坚持在“精准脱贫”上再提升、在“稳定增收”上再发力、在“强化一线”上再用心,确保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减贫任务。

广西日报:广西构筑产业扶贫大格局
  广西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关键举措和根本出路,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狠抓特色产业。今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区扶贫特色产业目录增加到78个,县级扶贫“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77.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