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认为:李克强总理出访拉美将夯实中拉全方位合作
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记者胡红蕾 李晔 王优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启程出访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这是继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访问拉美、中拉论坛成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对拉美的又一次重要外交行动。专家认为,此访将夯实中拉全方位合作、助推中拉整体合作收获早期成果。
力促中拉整体合作早期成果
目前,中拉关系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吴白乙表示,以中拉论坛建立为标志的中拉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的大飞跃,中拉双边、多边、整体合作的多轮转动形成良性互动,有效推动着中拉全方位合作的健康发展。
“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仅落幕四个月,李克强总理就出访拉美充分表明了中国与该地区合作的真诚意愿和落实承诺的行动力。”他说。
吴白乙认为,此次到访的拉美四国是提升中拉整体合作水平的最佳“快速反应部队”。巴西在中拉贸易和地区经济中均为占比高的大体量经济体,也是中国在国际治理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秘鲁、哥伦比亚和智利在拉美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最高,所以总理此访必将推动中拉论坛取得早期收获。
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拉贸易达2636亿美元,中国与上述四国的贸易超过中拉贸易总量的一半多,中国连续六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截至去年末,中国在拉美直接投资存量近1000亿美元,巴西和秘鲁成为中国在拉美投资存量最高的国家。中秘、中智自贸协定实施情况良好,中国与哥伦比亚已成立了自贸区联合可研工作组。
向产能合作要动力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徐世澄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拉双方都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任务。李克强总理此访将创新中拉经贸合作思路,通过产能合作,推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中拉务实合作转型升级。
中国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对拉美国家经贸合作正经历着由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高端制造产品、服务、技术输出,从以贸易为主的经贸合作转向以投资、工程承包为主要形态的转型升级,这为推动中国装备和产能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基础设施、信息通讯和新能源等将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
拉美开发银行执行主席恩里克·加西亚说,拉美国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工业化水平不足,而中国在技术、资金和经验方面具备充足实力,此时中拉进行产能合作“恰逢其时”,中拉关系发展“前途无量”。他表示该机构将积极融入中拉金融合作,为中国企业进军拉美和加速国际融合铺平道路。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装备和中国资金扬帆出海,拉美已成为中国“走出去”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目前中国与阿根廷、巴西在动车生产领域已深度对接,开往巴西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动车在拉美走出了不平凡之路。中国的核电、4G、特高压和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已落户拉美。截至去年底,中国累计在拉美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逾1100亿美元。
“中拉是命运共同体,中国愿意与拉美分享科技创新成果,发展中国家互相创造市场,既顺应了后危机时代全球产业链重组的趋势,也引领着‘南南合作’转型的历史新潮流。”吴白乙说。
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平说,中国企业在拉美扎根,必须深入分析对象国的市场需求,熟悉当地法律、劳工及环保等法规,融汇当地企业文化以避免误区、少走弯路。
中拉合作的人文名片
李克强总理在他的首次拉美之行中将广泛接触拉美各界人士、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系列活动,并签署一系列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文件。
徐世澄说:“人文上互学互鉴是中拉‘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和拉美文明都是古老的文明,都具有多元和多源性。同时,文化交流是心灵的对话、感情的沟通和友谊的纽带。文化交流与合作将不断增进中拉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拉美文学在中国受青睐、玛雅文明展、舌尖上的拉美、校园足球……拉美风情引人入胜,而在大洋彼岸的“中文热”不断升温,拉美的35所孔子学院成为当地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中国和拉美的共同发展除了经济,更有文化、安全、艺术、旅游等多领域的交流和互鉴,人民之间的相知相通,是保证中拉关系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多次访问中国的恩里克说。
诚然,交相辉映的“中国梦”与“拉美梦”,必将谱写出人类共享繁荣的大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