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利用 家中垃圾变废为宝
在杨女士家,房前屋后都是用经过处理的垃圾种植的蔬菜
在陈先生家,存放着很多这样装满酵素的瓶瓶罐罐
陈先生家住南宁市蓉茉大道一别墅区,家中的所有生活垃圾都被分类利用了,形成了有机循环,几乎没有往外丢弃的垃圾,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同样,杨女士家住经开区一自建房,房前屋后都种植了各类蔬菜,自给自足不说,连肥料也不用买,她又有何高招呢?方法不同效果一样
6月24日上午,南国早报记者走进陈先生的别墅,在室内,从一楼到三楼,随处可见装满酵素的瓶瓶罐罐;在室外,他养有鸡、鸭、鱼和蚯蚓,还有种类繁多的花花草草、果树和蔬菜,都长得茂盛。
陈先生称,家中所产生的可回收垃圾,都收集卖掉了;厨余垃圾,未经烹饪的菜叶和果皮等都制作成酵素了,烹饪后的餐厨垃圾则喂养了鸡和鸭;如扫地土等不可利用的垃圾,可以与鸡鸭粪便一起给蚯蚓消化分解,然后回田做肥料;在所有产生臭味的地方,饲养一些蚯蚓和喷洒了酵素,基本就没有味道了。就这样,家中的所有垃圾都得到很好地利用。
杨女士家有一栋自建楼,她同样是垃圾分类达人。她在房前屋后,种满了枸杞菜、小葱、奶白菜等各类蔬菜。与一般田间地头不同的是,用于种植蔬菜的土壤都是她自己配方而成,原料就是家里平时产生的各类未经烹调的厨余垃圾。
杨女士说,用厨余垃圾做有机肥种植作物最关键的是木屑、粘土、厨余垃圾的配比和填埋方式,经过科学的处理后不会有气味,普通人家的阳台也可以使用。
垃圾分类得到馈赠
在陈先生家里,他将楼上的雨水收集进入门前的小鱼池,鱼池底部和水面养有不同种类的水草,再加入酵素分解一些垃圾,就可以达到净化的效果。“我的水池已经8年没换过水了,水不会臭。”陈先生介绍说,水池水满了会溢出,然后流入排水沟排出,这样水池水流动就会保持清洁干净。
“我有时间时,借助简单而有效的设备,家里的大便和小便都可以收集起来,加入酵素后通过发酵或蚯蚓的分解,最后都成为有机肥料回田了。”陈先生指着别墅周围茂盛的花花草草自豪地说,通过这样的有机循环,家里的垃圾根本就不够用。
杨女士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她说,以前住小区房的时候,多余未经烹调的厨余垃圾,都被她如法炮制,在小区绿地上发挥了作用,而现在,这部分垃圾都被附近的农场用光了。农场收获时,自己还可以得到纯天然的蔬菜馈赠。
普通单元楼也可实行
陈先生说,住在高楼大厦的家庭,不用处理鸡鸭粪便,更容易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和有机利用。他举例说,生活垃圾能回收的积攒起来卖钱,可做酵素的做酵素,餐厨垃圾通过有关部门已经可以有效处理,剩下要丢弃的垃圾还有多少呢?
而对于住在自建房的杨女士,她的观点也与陈先生不谋而合。她说,只要大家有心,把能利用的垃圾都利用起来,剩余的垃圾就少了。目前,很多农场都在有意识地倡导有机种植,对于有机肥的需求很大,如果有人牵线搭桥,处理这部分垃圾并不是问题。
“垃圾分类和利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难以出政绩,因此不会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而这件事必须是政府主导、市民积极配合,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希望在南宁有所突破。”陈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