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交警创新管理 打造“不堵车的数字化高速”

23.06.2017  03:12

来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二大队监控室内景。 广西新闻网 记者 莫一科摄

广西新闻网 柳州6月13日讯(记者 莫一科)13日早上8点,来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二大队大队长唐长波准时迈入监控室大门,昨夜大雨至今未停,他担心路面上有险情。正当他逐个对视频监控调阅时,来马高速古棠隧道入口的一幕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一块约5立方米巨石滚落到高速中央护栏路缘带上,挡住了大半个快车道,而在应急车道上,旁边的泥沙还在滚滚滑落,已快侵蚀到行车道路面。他一把抓过警用对讲机,立即呼叫正在路面巡逻的民警:“马上开往古棠隧道,有险情!

不到20分钟,第一辆路面巡逻车就赶到了事发地点,30分钟后唐长波率领第二波处置民警来到现场,他们利用警车在事发地点设立警示区域,摆放长达400米的警示标识。唐长波不放心,还专门留了一组警力一直守候到清障部门调运巨石清理现场后才撤离。

这是来宾高速交警根据现场监控排除险情的一个典型案例。自从2015年到2017年,来武、来马以及柳武段高速公路相继投入使用以来,来宾高速交警一方面利用高科技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对高速公路的全天候监控和全覆盖,使得辖区高速路况每一分钟、每一公里都看得见、可管控;另一方面,该支队创新建立了一整套基于高速公路大数据平台的“人机相结合”的科学管理制度、让科技设备发挥最大效能,做到对公路管理的数字化、常态化、精准化。截止今年目前,该大队累计查处高速公路违法停车160多起,逆行48起,占用应急车道43起,“红眼”大客车违反禁令通行265起,套牌、假牌、故意遮挡号牌违法行为42起,其他交通违法行为10000余起。

今年春节、清明、五一几次节假日,该支队辖区内的高速公路没有出现拥堵和重大交通事故。

支队长陆柳华说:“之所以敢言力争打造不堵车的高速公路,是基于数字化管理监控全覆盖,原来‘等事故,等报警’的老管理模式得到彻底改变,我们已经实现了从数字化模拟演练,到数字化分析研判路面形势,制定预案的全程数据化管理。

然而,这套管理体系却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回忆起2014年底,来武高速交付使用时,支队政委周浙晓十分感慨:“来武高速是广西第一条数字化高速公路,也是来宾市交警支队接手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当时支队对高速公里管理特别是数字化高速公路管理使用一片空白,没有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没有经验,支队领导就带头学习研究;高新设备不会使用,支队就让技术人员先教会大队领导再教普通民警,保证全员会用;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支队就鼓励大队边干边摸索边完善。

周浙晓介绍,该高速每隔两公里就设置有高清可调整360度摄像头和高音喇叭,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的视频监控,此外还设置了两块大屏幕显示屏,让交警和驾驶员能够双向沟通。以往是交警部门对驾驶员只是监控,现在我们不但看得见,还能通过高音喇叭和大显示屏与驾驶员进行沟通,驾驶员也可通过报警电话与交警部门进行沟通。因此,这一条高速公路也被称为“长眼睛和有嘴巴的高速公路。

其实有了长“眼睛”和“嘴巴”并不是来宾市交警支队高速管理工作的重点。“建设只是第一步,用好设备,发挥好科技设备的最大效能,实现高速公路管控的数字化、高效化、科学化、精准化才是科技立警的最终目的。” 陆柳华说。

当时支队配备给高速大队的人员是10人,每公里0.17人,远远低于公安部交管局高速公路每公里0.8人的要求,向科技要警力,创新探索运用高科技管理是唯一的办法。利用数字化高速公路的优势,该大队建立了车辆流量监测的大数据平台。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该大队探索出一系列管理创新制度。比如:车流峰值研判、日常数字化模拟演练、视频巡视与现场巡逻相结合等等。

通过这个数据平台,平时,大队可以模拟节假日的车流量峰值进行数字化演练,可以模拟出节假日时最容易拥堵的路段情况,通过分析研判,就可科学布局节假日期间的巡查警力和路面管控。

在实战中,支队提前指导大队进入临战状态,并协同和消防、卫生、加油站等部门企业进行联合演练。同时在辖区路段开展节前布控、巡查,一排除隐患,二做好数据收集,三拟定预案,一旦发生事故或拥堵,应该怎样疏导车流。在节假日期间,高速大队要求全体民警处于备勤状态,确保足够警力在岗,把巡逻车辆提前布点,监控摄像全程全天候监视路面,支队、大队领导全程值班指挥。利用360度可视摄像头和实时采集的车辆流量数据,按照预案,指挥路面警力,实现对整条高速的宏观管控和每一个路面警力的科学调度。

 

【 编辑:廖志荣  作者:莫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