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凸显 ——广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分析之十六
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开展经济普查,让我们从相关翔实的数据信息中,了解和感受到广西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一、制造业聚集了众多的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是经济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末,广西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3.76万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8.29万个,增长53.5%;产业活动单位31.86万个,增加9.95万个,增长45.4%;有证照个体经营户132.66万个,增加14.41万个,增长12.2%。在法人单位中,占比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6.43万个,占27.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4.94万个,占20.8%;制造业2.42万个,占10.2%。我们再从工业内部结构上看,制造业法人单位的占比更加凸显: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2988个,占10.1%;制造业24219个,占8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523个,占8.5%。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五位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2.16万个,占46.9%;批发和零售业53.00万个,占40.0%;住宿和餐饮业6.10万个,占4.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44万户,占4.1%;制造业2.88万户,占2.2%。
二、制造业已成为安置就业人员的主渠道
2013年末,广西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72.11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183.53万人,增长37.6%。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353.69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43.66万人,增长14.1%。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91.84万人,占28.5%;建筑业87.70万人,占13.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71.85万人,占10.7%。从工业内部结构上看,从业人员同样高度集中在制造业,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5.5%,制造业占8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7.9%;在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制造业中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2.2%、8.5%和8.3%。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数量及占比位居前五位的行业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149.32万人,占4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1.63万人,占34.4%;住宿和餐饮业30.46万人,占8.6%;制造业21.26万人,占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8.8万人,占5.3%。
三、制造业聚集了巨额资产
201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670.00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39.9%。其中,采矿业669.65亿元,占4.3%,比2008年末增长197.6%;制造业11824.55亿元,占75.5%,比2008年末增长16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175.8亿元,占20.2%,比2008年末增长68.1%。2013年末,广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为70619.17亿元,而制造业的总资产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总资产的16.7%。在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2013年资产总计排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958.02亿元,占18.9%;农副食品加工业1505.76亿元,占9.6%;汽车制造业1274.44亿元,占8.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146.54亿元,占7.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133.24亿元,占7.2%;除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外,制造业占据了其中的四席。
四、制造业资产贡献率比较大利润率提升比较快
2013年末,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为15.9%,比2008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资产贡献率排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开采辅助活动业104.1%、烟草制造业96.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39.5%、非金属矿采选业37.9%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36.2%;制造业占据了其中的三席。此外,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提升也比较快。2013年末,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比2008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为11.9%,比2008年上升0.8个百分点;制造业为5.8%,比2008年上升1.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4.0%,比2008年上升1.9个百分点。
五、制造业已成为研发创新的重要领域
2013年末,广西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或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56个,比2008年增长30.3%,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8.3%;R&D经费投入强度为0.48%,比2008年提高0.02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分行业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情况看,采矿业R&D经费支出为16906.5万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0.24; 制造业R&D经费支出为795022.7万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0.5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R&D经费支出为5133.7万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0.04。此外,制造业还是高技术产业的载体,2013年末,全区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56,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0.0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体现为高研发投入。数据表明,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最大,比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投入强度的0.48还高0.05;制造业已成为广西重要的研发创新领域。
六、推动广西制造业健康发展的思考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缓解大量适龄劳动人口带来的就业压力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广西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方向。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新挑战,要充分发挥工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广西制造业与先进省市区相比,不大不强而且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必须继续坚持走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立足广西工业实际,按照“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制造业的发展,实现广西制造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跨越。
二要编制广西制造业中长期行动计划。 当前,全国甚至全球制造业面临重大的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引发影响深远的制造方式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凡事预则立,不预测废。广西可参照国家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研究编制“十三五”或更长时期的广西制造业发展规划,在提高广西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明确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
三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 近年来,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化解淘汰落后过剩产能问题以及各类工业行业转型升级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广西高技术制造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高新技术制造业规模小占比低、发展基础差、科技投入不强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将不断涌现,加快发展广西高技术制造业显得尤为迫切。按照规划先行的理念,在已有的医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着手制订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政府建立有效的科技投入长效机制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同时并进;立足现有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技术制造业,充分发挥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全区制造业的健康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