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保护生态环境 护好最后一片“洁海”

02.01.2015  19:18

护好最后一片“洁海”

——北部湾经济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解读

        广西新闻网 -广西日报记者  苏超光    通讯员  农  家  昌苗苗

        北部湾经济区要率先富起来,成为广西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富”就得不偿失。“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美丽北部湾”被写进《关于深化北部湾经济区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实为众望所归。

        北部湾是我国的重要海湾,近岸海域大部分保持着一类水质,被誉为我国最后的一片“洁海”。但是,由于北部湾为半封闭式海湾,海洋海流较弱,水交换速度滞缓,污染物不易消纳,生态相当脆弱。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北部湾近岸海域水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保持这片“洁海”的难度越来越大。

        当前我区海洋环境、海洋生态的保护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压力?自治区海洋局副局长刘斌说:“江河排海污染物总量近年来有一定增加,沿岸港湾、河口水质污染呈上升趋势,劣于第四类水质区域面积有较大增加,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率依然较低。”他列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是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滨海湿地生境的散失,二是重要代表性海洋动物资源量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三是海洋和滨海外来物种增加,四是红树林虫害时有发生,五是海岸陆生天然植被衰退,生态服务功能有下降趋势。

        刘斌认为,北部湾生态环境保护压力逐年增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大批涉海工程的建设,从总量控制的要求来看,即便这些集群建设产生的污染物都能达标排放,所产生的污染物总量也可能超出排放海域的环境容量;其次是港口、码头的建设及航道和挖掘、疏浚,不可避免地摧毁工程所在海域海洋生物的海底栖息地;第三是海洋工程建设一定程度地改变了周边海域水动力环境和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非法采矿活动的日益猖獗,导致了近海海底的环境失衡;大量的滨海湿地转变为虾塘,导致了海陆物种交流廊道受到巨大威胁;油品进出港数量的增加,使得溢油事故和石化有机物泄露风险增大……

        “广西的优势在海,希望在海,出路也在海。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大力实施海洋强区战略,必须统筹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自治区环保厅厅长檀庆瑞说。

        他介绍,我区北部湾生态环保工作的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沿海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沿海三市及玉林市总氮、总磷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削减7%和8%,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削减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一、二类海水站位所占比例达到85%以上,监测站位水质按环境功能区要求达标率达88%以上;河流入海断面水质有所改善,9条主要入海河流的11个入海监测断面中,按水环境功能区要求达标率85%以上,基本消除劣Ⅴ类水质;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明显提高,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为实现这些目标,自治区政府已将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厅局、沿海三市及玉林市,并签订责任状。同时,建立了自治区环保、海洋、工信、水利、住建、水产畜牧等部门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开展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执法工作。

        目前,由自治区工信委牵头,自治区发改委和北部湾办配合,正在加快编制北部湾经济区产业一体化规划,优化北部湾4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

        檀庆瑞说:要建设海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就必须严格控制“两高”产业规模,禁止临港、临海、临江布局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淘汰类项目。对污染严重、不适宜在沿海继续发展的企业要坚决关停并转。

        目前,环保部已印发了广西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提出广西海洋重要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我区将在此基础上补充划定地方级生态功能红线,并落到实地。

        在入海河流流域综合整治方面,将按照环境容量严格控制流域畜禽养殖业规模,科学划定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2015年底要完成60%以上现有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改造任务,2016年底前要关停或搬迁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加快沿海沿江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设施建设,要提前实现地级市90%以上、县级市(东兴市)85%、县城70%的污水处理率目标。

        在围填海工程方面,要科学规划,严格控制岸线开发利用,确保2020年我区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控制在161平方公里以内。对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三墩公路工程等围填海工程,要尽快采取补救措施,修复受损海域生态环境。

        此外,要大力推行生态海水养殖,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使用高效安全配合饲料,禁止向海水直接施肥。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建立天地一体化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控及预警体系,逐步实现对沿海工业企业和广西近岸海域的动态监测和预警,确保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