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扬帆十年 后起之秀崛起成亿吨大港
中新网南宁5月22日电(杨陈 林洁琪)已在广西北部湾畔集装箱行业打拼了24年的李江强,近期的工作变得越发忙碌,“每天上传下达,协调各个部门,联系海内外客户,觉得很有成就感,也感受到了北部湾港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近日,李江强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江强是广西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钦州港分公司外贸集装箱部经理,也是广西第一代专业集装箱业务从业者。自1994年在广西防城港码头初入集装箱业务以来,李江强的工作生活从此与北部湾结下了不解之缘。
图为繁忙的防城港东兴口岸。资料图“以前广西的港口都是分散经营,钦州、北海、防城港,每个城市都有港口,但每个港口都不大,航线少,码头基础设施也跟不上。1994至1998年,广西每年的外贸集装箱量仅为2、3000标箱。”李江强说,这样的情况一直到2001年后,特别北部湾经济区成立,北部湾三港重新整合才有了变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于2006年3月正式成立。2008年,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北部湾经济区首开全国港口整合发展之先河,开展港口体制改革,组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和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将广西沿海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港合一,打造了港口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模式,推动北部湾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北部湾港已建成生产性泊位26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6个,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设计年吞吐能力近2.5亿吨。‘北部湾港-新加坡/印度/中东’远洋航线正式开通,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北部湾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08年8090万吨增至2017年2.1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保持高速增长,由2008年的33万TEU达到2017年的228万TEU。”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魏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魏然说,在沿海港口加速崛起的同时,北部湾经济区也越发展示出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发展后起之秀的巨大潜力。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区内产业体系优化提质,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粮油食品等为主导的现代临海工业体系。交通枢纽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网络日趋完善。开放合作深化拓展,平台带动效应持续增强。
“特别是在互联互通方面,目前我们正在加快建设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与重庆、甘肃、贵州、四川、云南等西部省市共同打造经北部湾港的海铁联运线路,未来将形成稳定、快捷、低成本、规模化、进出平衡且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魏然说。
正在建设的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也让李江强这个与港口物流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商人看到了无限“钱景”。“南向通道节约了时间和运输成本,让我们的客户圈扩围。与此同时,海铁联运可以更好地降低货损货差率,维护货运双方的利益,未来将有很大的市场吸引力。”
李江强认为,尽管目前打造中国—东盟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还属于市场培育期,但海关、铁路等各部门信息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等应及时跟进。政府还应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增加班列密度,以此促成新业态的发展。
企业商家的需求也恰好与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规划相吻合。魏然介绍,下一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以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为机遇,以北部湾港为依托,探索申建自由贸易港,培育新的发展动能,进一步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向海经济”的力度与厚度,推动形成现代化的港口群、临港产业经济带、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等多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