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推进通关一体化解读:打造"六市一关"
北部湾经济区推进通关一体化解读
2014年,注定是中国口岸大改革之年。
执法体制和协调机制不健全,通关环节多、效率低、成本高……这一系列疑难杂症,已成为阻碍中国进一步开放发展的突出因素。9月22日,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以及广东地区,同一天拉开了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大幕。
广西奋起直追。10月30日,《关于深化北部湾经济区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及配套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口岸通关一体化工作方案》同时实施。
“北部湾经济区通关一体化有别于京津冀等地的改革,因为经济区各海关同属南宁海关,关区已建立统一的通关管理体系、作业机制和制度,没有京津冀等地‘隶属关区篱笆’的情形。”南宁海关副关长高福源介绍说:“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口岸间进出口货物转关繁琐、通关手续不便、企业办理监管手续耗时耗力等。”
“广西要成为中国一带一路的枢纽,必须打通互联互通中所有影响效率的节点。”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韦朝晖说:“为了达到贸易物流无障碍通关、无缝隙对接,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便利通关环境,北部湾经济区口岸通关一体化改革起点高、力度大,有的甚至开了中国先河。比如,在全国率先提出‘五个一体化’改革,实现经济区‘六市一关’,四部门‘三个一’改革等。”
所谓“五个一体化”,即行政管理、通关作业、信息技术、综合服务和口岸管理协调一体化。韦朝晖对这些一体化这样解读:行政管理上要打破界限,整合资源统一规划;通关作业上从多部门分别查验的“串连”状态变成同时查验的“并联”状态;信息技术上横向打通各部门之间的隔阂实现共享;综合服务上提升口岸物流、商贸、金融、旅游等配套服务;口岸管理协调上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协作解决海陆空各类口岸事务。
所谓“六市一关”,就是将北部湾经济区6个地级市范围内的7个隶属关区和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视同一个大的隶属关区。
也就是说,进出口货物可在邕州关、北海关、钦州关、防城关、东兴关、凭祥关、玉林关、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及北海出口加工区这“7关4区”内自由流转。
关键词:优化特色主导产业
“病症”: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重化工和资源加工业的重复建设,必将造成资源浪费、环保压力增大以及恶性竞争。
“处方”:实行重大产业布局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促进园区错位发展,形成“一园一特色”,推动园区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集约化发展转变;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园区产业层次向中高端延伸;鼓励跨园区重组兼并,促进园区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行重点园区土地指标单列,促进园区集约化发展;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园区由重增长速度向速度与质量并重转变。
行动:目前,北部湾办已经研究制定了《北部湾经济区石化产业优化结构负面清单》,正征求自治区相关部门和各市的意见,争取尽快出台实施。明年还将制定冶金等产业的负面清单,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
关键词:产(港)城融合发展
“病症”:北部湾经济区的一些重点产业园区离主城区和居住条件好的地方都比较远,导致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园区发展的配套需求得不到满足。
“处方”:推动园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引导园区与城市联动发展。注重产业链与服务链同步打造,推进产城融合。
行动:正在参照CEPA先行先试政策,规划建设“龙港新城”,推进港口、城市和产业“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力图将其建成桂港合作示范区。
关键词:开发运营市场化
“病症”:目前,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负责,不利于园区的进一步发展。
“处方”:推进园区开发主体多元化,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商协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等作为开发主体,整体开发运营产业园区,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园中园”。
行动:各重点园区正以中马“两国双园”为示范,探索多类型投资主体建设双边或多边园区模式,并努力推进与东部发达地区品牌园区开展“区区合作”,提升园区专业化开发水平。(记者 苏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