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学校师资匮乏学生"四十不分" 留守儿童盼支教
山里孩子写的作业让人看了不知所云。通讯员 吕志业 摄
一篇来自大山里三年级小学生的作文,让所有人看了都不知所云,也引发爱心人士的感触及心疼。10月19日,南宁公益组织——在一起中国文化公益中心的爱心人士走进平果县海城乡定提村小学和高乐村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时,发现像这样一篇字不成字、句不成句的作文,在平果县海城乡定提村小学和高乐村小学的学生中十分常见。学校里师资匮乏,很多学生“四”和“十”不分,“书本”写成“书木”。昨日,爱心人士希望通过本报记者呼吁,更多热心人利用空闲时间到山区里支教,关爱这些懂事又急需知识的孩子们。
探访 爱心人士支教留守儿童
10月19日,在一起中国文化公益中心的爱心人士走进平果县海城乡定提村小学和高乐村小学开展支教活动。那里处处都是石头山,农民种庄稼十分困难。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谋生,一些孩子跟随父母进城读书,但更多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偌大的学校空出许多教室,只剩下两名老师和二三十名留守儿童,驻守在乡村教学点。
教学点部分孩子每天要走半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才能达到学校,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尽管如此,上课时没有一个孩子迟到。早上,先到的学生都会主动打扫校园卫生,然后回到教室早读;中午放学后,家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则留在学校一起动手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刷锅洗碗……
当天,爱心人士为这里的留守儿童开展音乐、美术、作文、古诗词、体育等方面课程,并与他们一起做游戏,丰富孩子们的艺术生活。
现状 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孩子们非常热爱学习,他们渴望学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支教老师带来的手工课上一个折纸动作,音乐课上的一个节拍,体育课上的一个立正稍息动作,美术课上的一幅简笔画,中国成语的一个成语故事等,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的。孩子们都会抬着头,睁大眼睛,竖着耳朵听讲,甚至还会跑到讲台上,看老师是如何做的。
经过在一起中国文化公益中心与广西电视台交通精彩频道前期走访和调查,决定开展“麦拉相伴·爱在一起”乡村小学支教工作,用5年的乡村支教时间,专门为山区小学建立“音乐成长课堂”,带来专业的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让孩子的艺术天赋得到最大限度发掘与培养。
爱心人士发现,由于山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整个学校仅有两名老师,都是采取复式教学,最多时三个年级在同一间教室上课。老师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他们对语文和数学以外的课程十分茫然,例如音乐、美术、舞蹈、手工、体育等。老师看着孩子们渴望学习的眼神,虽然很想教,但只能无奈地叹气……
呼吁 更多人能加入支教队伍
爱心人士原本是打算教孩子们音乐和体育,但他们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和拼音基础很差,多名孩子的作文,所有爱心人士都看不懂,甚至连支教老师也无法分辨孩子们写的是什么字。简单的“本”字,居然有不少孩子都写成了“木”字。而他们也分不清“四是四,十是十”的区别。支教老师批改作业时不停摇头叹气。
在一起中国文化公益中心吕志业希望通过本报呼吁热心人士加入支教的行列中来。支教的要求不太高,只需要有一定知识和技能,报名联系人李萍,联系电话13788300083。
(记者 韦薇 通讯员 李萍 吕志业)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