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区菠萝岭:传统花灯承载节庆文化
读者在菠萝岭学习花灯手艺,现场老艺人手把手教授制作花灯的技术。
作为平话人的重要节庆,江南区菠萝岭元宵花灯节已连续举办25届,是我市规模最大,活动内容最丰富,参与市民最多的灯会,也成为我市极具影响力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近日,本报组织读者体验传统花灯制作,感受平话节庆的魅力。
看到体验团一行的到来,已80岁高龄、菠萝岭社区内花灯制作艺人的顶梁柱之一的黎炳生老人很高兴。他详细地向读者们讲述了菠萝岭花灯节的发展史,并介绍了制作花灯材料、工艺流程等。
“我们的花灯没有上一根钢丝,只通过看图纸设计造型,用手工削制竹篾,用糨糊将传统工艺纸包裹在表面。这是我们保留下来最传统的花灯制作技艺。只要看图,我就能扎出一模一样的花灯来。”黎炳生老人骄傲地说,“每年社区灯会的大型花灯都由我设计,每根竹篾都是我亲手削制,包括裱纸和布料颜色的搭配。”老人介绍,大型的花灯造型复杂,技术要求相高,一般人很难扎制,而他就负责花灯造型的基本框架、外形装裱,后期的描绘则交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补充完善。
黎炳生能扎制各种造型的花灯,有简单的花篮、宫灯,还有动物造型的十二生肖灯,尤其擅长扎制大型花灯。“我们年轻时,每逢七夕、中秋、元宵,家家户户都会闹花灯,将自制的花灯挂在门口,喜庆又热闹。”正是出于对花灯的特殊感情,黎炳生自青少年时期开始就自学扎花灯。对他来说,扎花灯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在现代工艺的冲击下,像黎炳生这样会扎花灯的老艺人已越来越少。目前,在菠萝岭社区,与黎炳生一样坚持用传统手法扎花灯的老艺人仅有两三位,且均已70多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传统花灯技艺的传承主要面临三大困难:一是年轻人对传统花灯技艺感兴趣的并不多,传授对象有一定局限;二是扎花灯用的竹篾很讲究,必须是产自宾阳县,而且对竹篾的宽度、厚度都有严格的限制。随着经济的发展,竹篾生产者更愿意将上好的材料销售给企业,而不会卖给利润较低的花灯制作艺人,花灯制作的材料也因此成为一大难;三是所有花灯都必须是靠老艺人全手工制作,只能满足每年社区的花灯会需要,无法进行大批量生产,这就在推广中产生困难。
虽然菠萝岭的花灯工艺沿袭传统,但花灯的造型可不缺时尚潮流。为了跟上时代,黎炳生每天都关注时事新闻。他想尝试做一些国防工业方面的花灯,比如飞机、火箭、汽车、坦克等形状的灯,“如果有时间和材料够,我还想做一个航母花灯呢。”黎炳生笑着说。
为了更好地向读者们展示扎花灯的技艺,黎炳生拿出一个已经做好的宫灯架子,“这个灯是已经扎好的,可以看到全部使用竹子加铁丝固定之后的型。糊上设计好的灯纸后,花灯就做成了。”读者李女士开心地表示自己想尝试一下,在老人手把手的指导下,她给花灯穿上了“衣服”。李女士说,没想到看着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很不容易,这些传统的技艺很有魅力。
据悉,对于菠萝岭社区传统扎花灯技艺的传承问题,从江南区政府到街道办、社区以及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菠萝岭小学还特意开设了花灯兴趣班,黎炳生和社区其他几位扎花灯的老艺人每个学期都定期到学校,手把手教孩子们扎花灯,在老少同乐的氛围中,中华文化的精髓就这样延续。而黎炳生这几年也成功收了几个徒弟,传授制作花灯的手艺。
“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花灯的文化,让更多地人感受到制作花灯的乐趣,将社区的花灯会一届一届地办下去,让灯会一年更比一年亮。”结束采访时,黎炳生悄悄地告诉记者他的这个心愿。 (记者 阮晓莹/文 程勇可/图)
编辑:梁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