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医疗纠纷频发三大病灶 "好好说话"为何这么难

23.11.2014  17:19

  近期,有两则消息受到社会关注:一是四川省绵阳市司法鉴定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医疗纠纷专项鉴定规则”,二是辽宁省辽阳市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公开招聘文员,户口不限。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医疗纠纷案件频发,医患关系紧张,承担救死扶伤职责的白衣天使不时成为暴力伤害的对象,如何调整医患关系,让患者与医生好好说话,成为医疗改革的一个难点。

   资源分布不均,大医院挤破头

  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倪宏涛认为,一些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医疗纠纷鉴定规则,以及地方医疗纠纷调解中心招聘人员,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医疗纠纷问题。

  据分析,由于我国分级转诊制度不完善,加之人们看病习惯往大医院跑,客观上加剧了“看病难”现象。而优质医疗资源有限的公立医院,很容易成为人们情绪的“发泄口”。

  “大医院普遍人满为患,患者觉得排队等待时间长,诊治时间短,极易产生情绪烦躁。”一名三甲医院医生告诉记者,由于收治危重病人较多,大医院医患冲突事件发生频率也远高于一般小医院,而手术科室、急诊科室更是医患冲突的高发地,儿科、耳鼻喉科等科室也已成为国内医患矛盾激化的“重灾区”。

  湖南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高纪平说,80%的患者分布在农村,而多数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普通疾病患者纷纷涌向大医院,导致“大医院挤破头,小医院空荡荡。”

  今年以来,湖南省长沙、湘潭、岳阳等地接连发生暴力伤害医务人员、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事件,社会反响强烈。因此,维护医疗秩序、保护医患双方人身财产安全成了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