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热升温冷项目(体坛聚焦)——解局中国冰球(下)

14.04.2015  11:07

      “到现场观战,是希望孩子对真实的冰球赛场有个直观感受,从而提升他对这项运动的认      识。”6岁的朱昱霖穿着一身冰球服趴在观众席的第一排目不转睛地盯着赛场,妈妈章毅薇看着无比投入的孩子满足地说。

  4月12日,2015年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B组在首都体育馆落幕。虽然中国队最终名列第三无缘升组,但姑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动了无数观众,而观众席上很多热爱冰球的孩子的身影成为了赛场外的一道风景。

  冰球在我国属于小众项目,国家队的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也并非一流。不过近几年来,冰球凭借其自身魅力在青少年群体中掀起了一阵热潮。但是这股“民间冰球热”是否能成为助推中国冰球运动发展的“东风”?

  青少年热情高

  “选择让孩子打冰球,一是为了锻炼身体,二是为了开阔眼界。”章毅薇表示,身边有四五个家庭都在培养孩子打冰球。经过一年多的冰球训练,章毅薇明显感受到孩子原本急躁的脾气在慢慢改善,和同龄人的相处也变得更为融洽。“我就是喜欢冰球,可以跟同学一起打比赛,特别刺激。”朱昱霖谈起冰球,眼睛都亮了起来。

  像朱昱霖这样酷爱冰球的孩子不在少数。目前北京已经有2000多名青少年投入到这项曾经的“冷门”运动中。史家胡同小学、人大附小等20多所学校拥有了自己的冰球队。同时,集中了96支球队的北京青少年冰球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年10月到次年4月,上千名“全副武装”的孩子们就会利用周末在北京各处的冰场上展开激烈的角逐。

  “青少年冰球正在搭建一个巨大的平台,对未来的中国冰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冰球部部长于天德认为,冰球的特殊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其中,他们通过练习冰球不仅强健了体魄,还收获了成长的乐趣,而且掌握了大量社会生存的技  能,学会了尊重、包容、顽强和坚毅。

  同时,冰球这一技能还成为了很多孩子出国留学的重要倚仗。“近5年来,有60多个孩子出国,他们都申请到了不错的学校。”于天德说。

  专业队难借力

  一边是家长自掏腰包,带着孩子在冰球场上撒欢地玩,另一边却是专业队在苦苦支撑,这样的局面让很多人颇为不解。

  “现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打冰球的孩子越来越多,不过大都以男孩为主,也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进入中学以后没有队伍,没有比赛,就几乎没有人再打了。”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佟立新对此不无遗憾。

  如今,由于中学与大学缺乏相应的上升通道,国内很多打冰球的孩子等到年龄大些就放弃了打球。12岁,成为大多数冰球少男、少女能否继续梦想的一道坎,北京青少年冰球的96支队伍中,U12的年龄组仅有9支,U14更是只有3支。

  更重要的是,在国内打冰球的出路问题得不到解决,民间发掘出的好苗子也会失去培育的土壤。“即使喜欢打冰球的孩子也很少有人愿意进专业队。”于天德说,“主要是出路还不畅通。”他认为,冰球的发展需要融入校园,走体教结合的路。“如果家长和孩子不需要在升学和打球之间二选一,冰球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

  如今全国只有哈尔滨体育学院招收冰球专业的学生,显然不足以带动冰球人口的增长。“如果国内有4所大学能有冰球队,那么冰球的人才输送情况就会焕然一新。”北京浩泰冰上俱乐部负责人张远如此展望。

  除了冰球人口的生态链断裂以外,场地匮乏和规范欠缺也是冰球发展亟须解决的两个问题。“目前国内的冰场是稀缺资源,中国亟须大量的室内冰场以保证冰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佟立新认为,像北京这样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至少需要100个冰球场才能满足需求。场地缺口对于冰球运动发展的制约显而易见。

  “现在的冰球教练主要是退役运动员,他们大多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培训,冰球训练方法也是‘门派林立’。”于天德表示,“中国冰球也应该在专业性上下功夫,引进像加拿大等冰球强国的人才培养制度。”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已经将加拿大的12本冰球专业教材翻译完毕,同时希望引入加拿大的专业教练来提升国内的冰球培训水平。

  “目前中国冰球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不完备,资金和设备都存在很大的缺口。”佟立新说,“如果能和教育系统顺利对接,扩充中国冰球运动的后备人才数量,中国冰球的未来才有更大的可能性。”

  申冬奥成契机

  时隔多年,中国再次承办冰球世锦赛,是对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预热,也为民众提供了近距离感受冰球魅力的机会。“举办高规格的冰球赛事既锻炼了我们的办赛能力,也让老百姓对冰球运动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只有群众关注了,才愿意参与,也才能扩充我们的冰球人口。”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任洪国希望利用高水平的冰球赛事唤起民众对冰球的持续关注。

  作为冬奥会最受欢迎的集体项目,冰球比赛常常是一票难求。“在某种程度上冰球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冬季项目的综合实力。如果冰球队连奥运会都参加不了,那肯定称不上是冰雪强国。”任洪国表示,“如果北京申冬奥成功,必须加大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

  中国女冰曾夺得过长野冬奥会的第四名,但近年来由于缺乏后备力量,水平不断下滑。为了备战此次世锦赛,中国队特意召回了孙锐、齐雪婷、马蕊、姜娜和石瑶5名老将。“申冬奥成功是我和所有队员的梦想。”33岁的前锋孙锐认为,如果北京可以举办2022年冬奥会,冰球项目必将得到更多扶持,而她更远大的梦想是期待“冰球热”在中国彻底掀起的那一天。

  “目前群众的冰球热开始复苏,从国家层面而言,应当为他们搭建更好平台,将他们引入竞技领域。同时,通过申冬奥的契机,培养尖端的精英人才,才能帮助中国冰球真正走出去。”任洪国说。

  正如首都体育馆内冰迷打出的横幅上所写的“东风吹,战鼓擂,中国女冰怕过谁”,在经历了曾经的辉煌和十几年的低谷之后,中国冰球希望借助申冬奥的契机和民间热情的释放缓慢爬  升。走向巅峰的道路也许艰辛、也许漫长,但前方已见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