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两位市民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图)

22.05.2015  18:41
    何国杰科长、何卓姿常务副会长来到医院看望捐献者       能帮就帮,无偿捐献。为救助不幸罹患白血病的患者,5月19日,南宁两名市民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南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75例、76例。当天14时,他们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通过动车运至广州,将被植入两名急需移植的患者身体,为他们重建造血功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当天,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管理中心业务科科长何国杰、西乡塘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何卓姿一行8人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细胞移植病区血细胞分离室看望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黄女士。         “我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跟献血差不多一样。不痛,就是采集时间稍长而已。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今年36岁的黄女士说,2010年4月,她在朝阳献血屋采集了血液,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源库登记资料,2014年10月,她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女士匹配成功,得知她患上白血病急需造血干细胞后,黄女士便和家人商量,5月15日住院打了动员剂,19日上午8时开始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分离阶段,成功捐献出184ml含有造血干细胞的悬浊液。         一旁正在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市民李先生则是在2006年登记资料入库的,“我觉得我们双方都很幸运的,能够在概念这么低的情况下匹配成功,因此征求家人同意后便住院捐献造血干细胞给他。”今年40岁的李先生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自己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却能够给匹配成功急需手术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据悉,在非血缘人群中,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到几百万分之一。因此,丰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十分必要。南宁市六县六城区有600多万人,但是南宁市志愿者资料入库人数还是很少。由于造血干细胞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率与地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广西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所以建立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尤为重要。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管理中心及各地市红十字会的协调下,广西虽然入库的志愿者相对较少,但是出库率很高,排名全国第四位。但是还是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血液病患者移植造血干细胞的需求,所以需要更多有爱心的热心市民踊跃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献队伍当中,只要是18-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为别人捐献一份力量,点燃更多生命。     西乡塘区在2015年5月就有3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顺利留样入库人数达130多人。西乡塘区红十字会接下来将会大力宣传、推广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利用西乡塘区高校多、社区多,在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4所大学进行动员宣传及留样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