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成效显现
只需一台电脑、一个“开心农场”的界面、一套全自动作物管理系统,结合作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技术参数、气象实况参数等,轻点鼠标就能完成整个农场的智能管理……走进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协同创新展示中心,感受到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农场管理智能系统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搭建平台
激发企业创新热情
“广西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却是农业大省,由于气候因素,广西的农业在布局上多元化,而且近年不少地方农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这些都给我们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标堂说,在入驻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后,该公司迎来了高速发展。去年10月,该公司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上,以智能水肥一体化精细管理系统获得企业组第三名,实现了广西参赛历史零的突破。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南宁作为西部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依靠创新才能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才能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只是南宁创新企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南宁市通过不断搭建平台,激发企业创新热情,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落地生根,带动南宁高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目前入驻基地的重点企业达到23家,入孵企业23家,签约入驻面积2.92万平方米,同时储备企业50多家。”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基地还通过举办高端论坛、互动信息交流等活动,产生了较好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了国际、国内资源的高效对接整合,为基地园内园外企业注入了发展新活力,实现了互补共赢。)
拓展渠道
创新辐射产业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南宁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为中关村创新资源转化找到了新的平台,为其发挥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找到了借助“南宁渠道”走向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也为南宁创新辐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与泰国TTC集团签署超亿元的智能制造项目合同、和印度最大的手机制造商洽谈相关装备的出口……作为中国“工业4.0”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和示范基地首批入驻企业,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正借助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的创新平台,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是块福地,你只要做好创新和互联网工作,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就能让中国的机器人和中国的智能装备走进东盟,走向全球。”明匠智能董事长陈俊说。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陈俊很看好企业与南宁·中关村的合作。当初之所以选择入驻,很大部分原因是看重南宁的区位优势。“这个区位优势也包括政策高地,优势非常明显。”陈俊表示。
不仅有“走出去”,更有“引进来”。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创新基地内的创新汇、大讲堂、创新行等平台,一方面使南宁加强与国内各大创新城市以及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协同合作,引进欧美、东盟等国际创新区域的实践经验,开拓全球创新视野,推动南宁融入全球创新高端体系;另一方面借助“南宁渠道”,也将吸引国内外更多企业来桂投资,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目前,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南宁与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德国柏林、新加坡等13个国家创新城市交流合作,提升了南宁国际创新合作地位。
厚植土壤
深化本土产学研合作
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并非中关村经验的简单复制或直接引进,而是以创新理念推动创新,通过对中关村运营模式的创新放大、落地生根,为南宁乃至广西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月29日,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雨林空间双创校企合作基地”正式签约并揭牌。“这是我们学院的一件大事,希望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工学结合,大力开展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各项合作,为加快实现南宁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作出更大的贡献。”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宁东表示。
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的运营企业——南宁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积极配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以基地为合作平台,承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协同创新、创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促进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对人才进行定向培养与职业技术培训,按园区企业用人需求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组织学生参与微软小学期实训、定向专业技术培训和报考微软认证考试,共同推进学生在园区的实习实训工作。
目前,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在不断强化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学研创合作常态化、长期化。同时,还不断推进园区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为发展高科技产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活力。
去年8月,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为南南铝业引入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业和传统铝加工相融合,使得南南铝业的铝材深加工走向更加智能化的道路。“南南铝业只是我们在广西南宁的第一个国内项目。对南南铝业这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来说,企业本身的收益是巨大的。我们还与柳工集团、柳州五菱工业等广西企业对接,意向订单2.8亿元。”陈俊介绍。
“今年,基地运营将围绕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搭建创新创业服务交流平台等内容,重点抓好‘一十百千’工作目标,即‘一’:通过依托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为核心,把南宁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十’:新增10家行业领军企业,加速智能制造、信息产业、生命健康、科技服务业四大产业形成产业微集群;‘百’:园内入驻和孵化的企业总数达到100家左右;‘千’: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2000人。”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南宁高位借势借力、嫁接高科技,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以聚势腾飞、弯道超车,越来越多的创新举措提上日程。日前,自治区十二届人民政府第95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南宁自治区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根据《方案》,我市将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健康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新材料、机器人、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努力建成东南亚乃至国际一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其中要大力建设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将其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与信息丝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创新中枢、中国—东盟创新人才互通与科技交流互动高地、“南宁—中关村—东盟”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