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亭子:平话的起源之地 平话人的千年故乡

10.09.2015  12:10

   昔日亭子圩生意兴隆

  立于亭子村口的半截石碑,为研究江南区和亭子的历史文化、商贾文化、街巷文化、码头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

  平话起源于亭子,又以其为正统。平话文化从这方水土走出,源远流长,成为八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或许可以说,在平话人的心中,亭子是永远的故乡。从东晋至今,走过1600多年的亭子,就如一本厚重的史册,沉淀了历史,散发着独特魅力。

   始建东晋  亭子圩市盛极一时

  粼粼邕江水将城市分南北,亭子屹于南岸。宋朝时,名将狄青所率的士兵驻守此地后,与当地百姓通婚,语言的融合逐渐演变成了平话,这里也成了最早的平话人聚集地。可以说,亭子在平话人的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史料记载,在古时,亭子包括尧头岭、白沙一带。亭子街附近的地域由邕江冲积而成,村民在河滩上搭戏台(因地质松软,戏台为石头建筑,以“”土地)、建圩亭。据民间传说,因圩亭形似亭,故地名为“亭子”。

  如今的亭子,远离城市中央,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一份宁静,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城邦兴起之前,这里就已经盛极一时。《中国历史地名词典》记载:“晋兴县,东晋大兴初,置治所在广西南宁南,郁江南岸。”晋兴郡、县治所,就是如今的亭子圩。

  1600多年来,由于晋兴郡治以及二十世纪初邕宁县人民政府曾设在附近,对这一带的集市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亭子从古时起,就是广西重要的圩镇和物资集散地。周边地区的农民和商人,都将农产品和牲畜运至亭子圩交易。

  亭子圩究竟有多繁盛?有记载形容当时集市的盛况:春节前的几个圩日有三四千人赶圩,人声鼎沸,在两公里外都能听闻,三日就有一圩,马驮、担挑、鸡公车……在当时的亭子圩,货物源源不断地运来,有北海生螃蟹、鹌鹑、红土龟、山瑞等山珍海味,还有山货、谷米、蛋品、大塘柑果等土产,一应俱全。

  这是旧时的亭子,繁华程度一点不输现代商贾要地。

   现代亭子  平话文化遍地开花

  如今,繁盛褪去,亭子多了一份宁静,但走近它,仍能依稀感受到旧时圩市带来的繁华。亭子,依旧是平话人的聚居地,平话文化在这里遍地开花。

  以平话美食为例,其以中原汉族食物为基础,经过平话人的加工改造,现已成为富有南宁地方特色的美食。产生于清末亭子圩市的亭子油炸粽、剪粉等,这些远近闻名的亭子小吃,至今仍被居民津津乐道,每年元宵节,居民们会聚在一起,共同烹制这些美食,和街坊邻居一起分享。而由于每一份都是新鲜出炉,居民们不得不排着长队等待美食,这就有了居民穿着冬衣排长队的景象,虽是等待,但心情愉悦,有说有笑,俨然一幅喜庆画面。

  除了饮食文化,山歌文化、庙宇文化、建筑文化等平话文化也在亭子诞生,并蓬勃发展,遍地开花。

  江南区平话人聚居区老宅数量众多,据文化部门实地调查,至今仍保存完整的老宅,在福建园街道、江南街道、沙井街道、江西镇、苏圩镇等地都分布有。亭子村的莫文骅故居是其中的代表,莫文骅是新中国成立后南宁首任市长,提起这位从家乡走出的名人,亭子人都充满了自豪。

   底蕴深厚  平话民俗丰富多彩

  作为南宁平话起源地,亭子村具有深厚的传统民间文化与民俗。长期致力于研究平话文化的民俗专家梁世华介绍说,以亭子为主力的平话群体有着三大信仰:“一是雷神,祈求雷神保佑风调雨顺;二是信土地公,基本每个村都有土地庙;三就是祖先,不少平话人家中都有宗族祠堂。

  江南区现存有多座平话人的庙宇和祠堂,其中又以雷庙最为著名。雷庙最早由壮族人修建,用于供奉壮族人崇敬的雷神,后由平话人在旁边修建狄武襄公祠,专门用于供奉平话人先祖狄青的塑像。

  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到正月十六,村民到雷庙先后举行酬神上香、“师公扫荡”、“会首上岗”、“还炮”、抢花炮等活动;农历六月二十二“雷神诞”,也就是雷祖生日,当地的善男信女备办三牲,前往雷庙进香酬神;农历正月初三起,由雷庙组织的龙狮队就到亭子圩街一带庆贺新春,家家户户在龙狮队经过时燃香烧炮,以示庆贺;农历二月初二“土地诞”,也就是土地神生日,村民会前往位于白沙村中段的文昌庙,集体祭拜文昌神像。

  “每年的正月十六是开村节,这一天最热闹,平话人从各地赶回来,拜祖宗、拜狄武襄公、拜雷神,多的时候有上万人赶来祭拜,这已经成了一种精神寄托。”亭子人雷焕宜说,这一天,雷庙前人山人海,庙前有戏台,日夜开台唱戏,如遇丰收之年,甚至连唱几天几夜。

  此外,江南区还保存着多座雷姓、苏姓、黄姓等大姓宗祠,至今仍然受到其家族成员的虔诚供奉,发挥着稳定宗族关系、团结乡里的作用。(记者  周志英 实习生  韦敏/文 记者 程勇可/图) 

  相关新闻链接:

   》》》 广西数百万人以平话为母语 南宁江南区成平话之乡 《《《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