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做法”为海绵城市建设锦上添花

14.10.2016  19:36
  10月13日,南宁市政府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就海绵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进行回答。

   南宁市部分积水点整治已初见成效

  问:城市内涝是城市的一个通病,也是治理的难点,南宁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成效也比较明显,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内涝有没有起到缓解作用,下一步对内涝整治有什么措施?

  答:城市内涝的形成是多方面的,简单地讲,就是水排得慢,形成了积水,积水大了就是内涝。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路径,一种路径是传统方式,主要靠管网排水,只要有雨水,赶紧把它排掉,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可持续的。而海绵城市就是转变了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建设方式,采取地上和地下相结合、生态措施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措施,减缓雨水径流,让雨水慢下来、分散开、降污染,错峰排水缓解内涝。目前,示范区内的中马路、月湾路,示范区外的北湖立交桥底、大学路的国际商务学院等几个点积水点整治已经初见成效,同时我们还建设了市区内涝预警监测系统,在整合规划、气象、公安、水文等多家部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建设防涝预警监控信息平台,实现防涝预警发布、应急抢险、指挥调度等防涝工作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内涝点整治,统筹城市管网系统和超标准降雨防涝系统建设,控制初期雨水径流和面源污染,有效应对城市内涝。

   今年对27个小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问:小区是市民生活的重要起居场所,目前小区海绵改造都获得了什么成效?下一步政府对南宁市小区的改造有什么计划?

  答:截至目前,全市一共完成了裕丰英伦、香港花园等8个小区的海绵化改造。从成效来看,一是提升居住品质。海绵化改造的同时也将小区的道路、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二是美化小区环境。因地制宜地将小区现状部分硬化铺装或绿地改造成利于雨水渗、滤和自然积存的微型雨水花园或下沉式绿地,通过种植耐水性良好的绿化植物,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同时通过绿地自然生态的“海绵”作用,过滤、净化雨水杂质,涵养水土,美化小区环境。三是更加便民惠民。通过“渗、滞、蓄、净、用、排”措施改善小区硬化地面积水问题,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让居民在小区内进行休闲、锻炼等活动更舒适;同时加强雨水的综合利用,如收集雨水进行绿化喷淋、路面冲洗等,节约水资源,减轻住户的公共用水负担。

  今年,包括美路庭园、南湖苑在内的27个小区已列入南宁市城建计划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下一步我们进一步梳理示范区内老旧小区,研究按汇水流域分片打包建设,逐步开展海绵改造。

   17.70公里河段黑臭水体基本实现整治达标

  问:海绵城市的目标是“大雨不内涝、热岛有缓解、水体不黑臭”,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目前措施和成效有哪些?黑臭水体治理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答:我市共有18条内河,总长155公里,其中大部分存在黑臭现象。自2011年水城建设以来已完成整治约40公里,正在整治的约40公里。2015年,根据国务院“水十条”要求,我市开展了黑臭水体普查、治理工作,系统治理建成区范围内存在的37个黑臭水体河段。截至目前,在我市共约98.4公里存在黑臭水体的河段中约17.70公里已实现或基本实现整治达标,约16.08公里已有在建内河流域整治项目正在实施整治,其余约64.62公里将由今明两年的PPP项目(包括心圩江PPP项目、沙江河PPP项目、水塘江PPP项目、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全面实施整治。

  在治理工作中,我们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处理,生态修复”的总体技术路径,通过“两普查、两整治、两建设”举措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启动建成区污水直排口和黑臭水体普查工作、开展建成区污水直排口整治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以及实行海绵城市建设和内河全流域治理工程建设),达到2016年底消除30%至40%的建成区黑臭水体和2017年底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整改或治理目标。目前正采用“整体打包”的方式,利用PPP模式治理黑臭水体,力争2016年11月底完成社会资本引进,12月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