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开出首张冻结单
广西(南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跨界联动。 广西新闻网 记者陈思羽 摄
广西新闻网 南宁5月11日讯(记者陈思羽 通讯员农媛)近日,南宁市民杜女士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公检法工作人员,声称杜女士涉嫌用银行卡洗黑钱,要求杜女士配合调查。由于对方能直接叫出杜女士的姓名,杜女士便信以为真,以为自己的银行卡“涉案”是因为被盗刷所致。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保障自己其他账户的“安全”,杜女士按照电话中的要求,先后将自己的多张银行卡内的存款共计115246元汇到对方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
汇出巨款后,杜女士越想越不对劲,这才向江南公安分局经开区派出所报案。民警初步侦查发现,涉案账户户主的户籍地位于河北省深州市东安乡,涉案账号开户行是中国工商银行长春吉林大路支行,账户中尚有余额97510元人民币。办案民警立即将这一警情通报给反诈中心。
接到办案单位请求后,反诈中心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根据这一实时警情,反诈中心通过全国电信诈骗案件协助平台向吉林省长春警方发出协查通报;入驻反诈中心的工商银行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对该账户实行止付程序,避免新的受害人资金向该账户流入;同时通过上下联动,向自治区公安厅、公安部请求公安部协助,成功冻结涉案账户资金97510元。
这是今年5月4日广西(南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成立以来开出的首张冻结单。公安机关、金融机构、通讯运营商三方通力协作,快速联动,从5月4日至5月10日,该中心已成功冻结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近10万元,封停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通讯号码38个。
广西(南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从公安机关、3家通信运营商以及7家银行抽调人员进驻合署办公,同时与其他银行保联络制度,统筹各方力量,跨界联动。中心共设受理组、处置组、研判组、金融组、电信组、宣防组和保障组共7个部门,实行全天候常态化工作模式,按照“统一受理、快速阻断、综合研判、动态预警、合成作战、有效防控”的总要求,开展通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受理、打击和防范工作。 为南宁警方“神剑2号”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犯罪行动带来强大推力。
与涉案犯罪嫌疑人比速度、比准度是反诈中心的重要任务。按照以往惯例,公安机关要冻结嫌疑人涉案帐户,必须由办案单位派工作人员到账户的开户行提出申请才能办理。而侦查员在赶到相应开户行之前,卡内的涉案金额往往已经被转移。反诈中心成立运作后,通过公安机关与金融机构的实时联动,这一环节大大提速。南宁市反诈骗中心负责人介绍,根据要求,从办案单位向反诈中心提出协助申请,到成功止付、冻结涉案账户,这一过程将控制在5至1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及时为群众守住“钱袋子”。
警方提醒,受害人发现被骗后,请及时拨打“110”并向辖区公安机关报案,向警方提供相关通讯号码,资金账号,转账方式、数额和具体时间。由民警确认案情,并向反诈中心反馈案件信息。反诈中心根据实时警情第一时间由金融组对涉案账号进行冻结、止付,及时止损。同时电信工作组关停、封堵涉案通信号码,提高犯罪嫌疑人犯罪成本。此外,中心依托公安机关多警种合成作战平台,对实时警情进行串并分析,整合各金融单位和电信运营商信息,组织开展案件侦查打击。
【 编辑:利雪娟 作者:陈思羽 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