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城市管理紧扣民生服务百姓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高标准建好一座城市,还要高标准管好这座城市。近年来,南宁努力探索城市管理的新路子,打造城市管理的新品牌,实现有效管理城市,提升城市品位。
“十二五”期间,南宁城市管理总体目标基本实现,市容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城市容貌焕然一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政设施维护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使南宁成为泛北部湾区域乃至全国城市管理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建筑垃圾基本实现密闭运输
泥头车整治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难题,“十二五”期间,南宁的泥头车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建筑垃圾基本实现密闭运输。
2011年,南宁市开展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工作。 2013年,制定了《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关于明确从事城市建筑垃圾运输活动的企业自有车辆最低数量的通知》和《南宁市5吨以上(不含5吨)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运输装置设置标准》。2015年,制定了《明确新型建筑垃圾密闭运输车辆标准的通知》,明确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安装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的标准。
建筑垃圾基本实现密闭运输。我市于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建筑垃圾密闭运输。2015年2月1日起加大对密闭程度不高、盖板间缝隙超标的建筑垃圾车辆的打击力度,要求全市所有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必须提高密闭程度,盖板缝隙、后挡板缝隙不得超标,车辆运输过程中建筑垃圾不得裸露,并从2015年7月1日起,按照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密闭标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更换建筑垃圾运输证时逐车进行审核,对密闭程度、标准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审批换证。目前,我市已基本实现建筑垃圾机械化密闭运输,2015年全市渣土密闭化运输率95%。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切实做好市政道路维修工作,共完成406条市政道路“白改黑”工程,完成全市有条件的市政道路“白改黑”任务,共完成91条市政道路人行道改造,使南宁市的市政道路品质、水平明显提升;市区道路及附属设施管养水平进一步提高,道路设施完好率达96%以上,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全市市区主次干道无障碍设施普及率达100%;近两年共完成城市桥涵安全检测和维修411次/座,完成市区10座跨江桥梁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市区道路367座桥涵保持良好的安全使用状态,桥涵管养水平进一步提高;近两年共完成城市预涝点整治10处,防涝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近年来市区未出现严重内涝灾害,正在开展投资约1800万元的城市内涝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城市防涝治涝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城市照明管理市场化日趋成熟。建立健全规范合理的市场化运行机制,逐步促进城市照明设施管养进入规范化运行良性轨道;优先采用高效节能型照明产品,逐步淘汰部分城市照明低效、高耗产品,提高城市照明节能水平,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贯彻“绿色照明”的理念,积极推广使用新型LED灯具。“十二五”期末,全市节电率达16.29%,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形成以人为本变管理为服务理念
“十二五”期间,合理设置临时摆卖摊区;规划标线,加强人行道静态停车管理,推进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站建设……南宁市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变管理为服务的理念。
治理乱摆卖,既要堵也要疏。南宁市合理设置临时摆卖摊区,规范占道经营行为。近年来批准设置创业街14条,设置临时摆卖摊区62处,2015年批准设置临时摆卖摊区2处,因城市建设需要取消临时摆卖摊区20处。目前,现有临时摆卖摊区(创业街)共计安排摊位2809个,解决约3900多名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极大地改善了流动摊点乱摆卖的现象。
规范设置人行道停车泊位,规划标线,加强人行道静态停车管理。据统计,目前全市人行道划线免费停车点位608处,约45万平方米,预计能容纳停放电动车60万辆;人行道收费停车泊位180处,约2800平方米,预计能容纳停放电动车6000辆。计划2016年增加免费停车泊位面积约10万平方米,增加非机动车泊位数量15万个。
还在每个城中村合理设置小广告招贴栏,改善乱涂写、乱张贴现象;通过完善“门前三包”评比办法和奖惩机制,进一步约束商家自治。
强力推进市区易涝点整治项目,市区未出现严重内涝灾害。累计安装20032个市政道路防坠网,有效增强井盖、下水道等设施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