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多举措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多措并举决胜脱贫攻坚战
——我市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昔日贫穷落后的马山县小都百屯如今已成为综合示范村。 (资料图片 周家志 摄)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2016年全市脱贫攻坚任务为12.8万贫困人口脱贫,106个贫困村和邕宁区摘帽。
为了打赢这场“硬仗”,南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按照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实施“七个一批”“七大工程”,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央及自治区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明确脱贫任务书、精制脱贫路线图、倒排脱贫时间表等,全面掀起脱贫攻坚大热潮,有效地推进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为“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落实责任 明确脱贫任务书
“‘十三五’期间,南宁市共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马山县、隆安县、上林县)和一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邕宁区),贫困村共计421个,贫困人口10.9万户40.6万人。2016年全市脱贫攻坚任务为12.8万贫困人口脱贫,106个贫困村和邕宁区摘帽。”南宁市扶贫办副主任王洪波在介绍全市扶贫情况时,一口气报出了一连串数据,这些就是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要完成的任务量。上述数据背后的工作量不容小觑。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完成,南宁市拿出了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层层落实、逐步明晰脱贫任务书。
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脱贫攻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内容,统筹部署安排,制定下发脱贫攻坚“1+10”系列方案,迅速启动实施推进脱贫攻坚“七个一批”“七大工程”。及时成立综合协调、资金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移民搬迁、公共服务、组织保障7个专责小组,各县区对照成立相应专责小组,配备专人专职专责推进各脱贫攻坚帮扶项目的落实。实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联席会议和办公室会议三级联动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度,集中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建章立制,配强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出台一系列文件,按照“领导帮扶县区、乡镇,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落实全市厅级(含)以上领导干部到12个县区、100个重点乡镇包抓扶贫工作;为421个贫困村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实现全市421个贫困村由市级(含)以上单位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各县区、乡镇同步派出扶贫工作队,实现全市贫困户帮扶责任全覆盖。
同时还强化督查,跟踪问效,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市重点督查范畴,市委、市政府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实地开展督查,确保各级脱贫攻坚责任落到实处。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以及市“两重两问”办先后针对资金使用管理、精准帮扶、专责小组履职情况、“电视问政”整改落实情况等开展督查,市纪委还派出巡察组对各县区落实政策缩水走样、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履职不力作风不实等情况进行巡察,推动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户一策 制定脱贫路线图
走进武鸣区陆斡镇忠党村,但凡提到秦培钊,村民们脸上掩不住钦佩和感激之情。秦培钊是2015年10月从南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派来的党组织第一书记。
秦培钊指着眼前的一片稻田说,自驻村以来,他主动对接自治区农业厅,积极引进10个优质谷种,先行建立100亩水稻新品种示范区,实施测土配方技术,“精培优选”优质谷种,全面升级稻种新品。严格推行无公害种植,指导村民运用生物、物理办法防控虫害,确保忠党村香米通过绿色产品市场准入认证。最终,为忠党村闯出一条特色产业脱贫“稻香路”。
“脱贫要因地制宜,村民希望靠种田脱贫,村里种植条件也好,那么在制定脱贫路线图时就优先考虑种植水稻脱贫,每户根据不同情况做相应调整,做到精准到户、一户一策。” 秦培钊说。在很多村民家门前都挂着一块信息牌,上面写着结对的干部与贫困户的名字、脱贫方式、收入情况等信息。这块信息牌,就是村民脱贫的路线图。
贫困农户李春花说:“有了这个牌子,我们心里就有底,按照秦书记给我们算的收入,光种水稻和玉米就能增收,再加上打零工的收入,今年脱贫有信心。”
王洪波介绍,南宁市通过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各县区、乡镇派出了扶贫工作队等,扶贫干部已经与贫困户、贫困人口“对上号、挂上钩、结上对”,做到了让干部知道帮扶对象是谁,让贫困人口知道被谁帮,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同时为充分挖掘扶贫信息资源有利价值,实现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做到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南宁市积极研发建立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系统。目前,上林县、横县、马山县均已建立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初步实现数据化管理,确保了脱贫路线图明晰。
精准施策 多措并举助脱贫
近日,记者前往马山县金钗镇原先贫穷落后的巴更屯,看到的是焕然一新的美丽生态新农村,村里发生的变化要归功于广西巴更农业发展公司的145亩生猪养殖基地。该公司是在上级党委和扶贫部门的指导下,由巴更屯的党员经济能人组建起来的,是巴更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发展创业的领导核心。全屯39户全部出资入股公司,共43股,其中五保户1户1股,形成了全屯家家流转土地建厂房、户户出资创业当股东的喜人局面。
金陵镇党委书记谭帮杰告诉记者,根据脱贫时间表,巴更公司的生猪养殖基地一年出栏肉猪1.2万多头,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每户平均增收2万元以上,脱贫效果明显。
多管齐下,才能奏好脱贫攻坚“交响曲”。今年以来,南宁通过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扶贫、抓培训促就业等,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助脱贫。
各县区结合本地资源和产业发展特点,指导帮助贫困村选好产业,鼓励企业支持贫困县产业脱贫。南宁市共为421个贫困村每村选派一位科技特派员,通过实施“上林县生态循环肉牛产业化模式研究与示范”“马山乔利扶贫产业开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隆安优质肉牛产业扶贫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邕宁香流溪热带水果产业示范区建设”“邕宁百济镇红星村柑橘产业示范园建设”等5个重大专项,建设5个农业科技扶贫示范区,帮扶贫困户2986户。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科技扶贫项目35项,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35个、新技术21项,帮扶贫困村114个、贫困户4084户4920人次。
在全市加快贫困村通屯硬化道路建设项目中,计划建设998.36公里(其中市本级计划建设800公里,市配套资金“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94.36公里)。目前建设计划已全部下达,已开工595条680.15公里,竣工300条288.62公里。利用农业发展银行南宁专项贷款资金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第一批贷款资金共2.42亿元,已全部下达至各县区财政扶贫账户。截至今年9月,全市建制村客运通达率为88%,确保实现“村村通水泥(柏油)路”目标,成为我市脱贫攻坚战中的一抹亮色。
同时,南宁市深入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马山县农民工创业园、隆安县农民工创业园被列入14个自治区农民工创业园、14个自治区示范性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建设项目,分别获得自治区划拨用地计划指标296.25亩和187.5亩,创业园建设补助资金各500万元。同时,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促进转移就业,共进村召开专场招聘会70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次),贫困劳动力达成就业意向3000多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7万人,自治区内跨县转移就业3.15万人,向自治区外转移就业2.22万人。
目前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决战阶段。王洪波表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南宁众志成城、信心满满!
任务书
“十三五”期间,南宁市共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马山县、隆安县、上林县)和一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邕宁区),共计贫困村421个,贫困人口10.9万户40.6万人。
时间表
●2015年 10月16日,南宁市召开全市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强化责任,全力打赢南宁市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初,南宁市完成40.5万户、196.67万人的入户调查评分、两评议一公示、核实汇总分数等工作,已完成37.4万人、421个贫困村、4973个自然村(屯)、520个移民搬迁村屯的建档立卡信息登记工作,贫困户贫困村精准识别工作基本完成,为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做好了充分准备。
●2016年2月29日,南宁市举行全市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培训会。南宁市向421个贫困村精准选派了“第一书记”,其中央企选派1人,自治区单位选派67人,市级选派353人,实现全市421个贫困村由市级以上单位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
●2016年5月,南宁市首次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审议相关单位申报的重大扶贫项目和资金分配方案,研究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后每个月召开一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以解决脱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16年年底前需完成12.8万贫困人口脱贫,106个贫困村和邕宁区摘帽。 (记者 阮晓莹 见习记者 麻家睦)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