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监局召开通报南宁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

06.11.2015  15:32

  11月5日上午,市安监局召开了通报南宁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市安监局廖绍帮总工程师主持,新闻发言人廖伟行副局长介绍发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情况。来自中央驻桂、自治区、南宁市共16家新闻媒体的20多名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廖伟行副局长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我市以建立一个“信息管理平台”(即南宁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平台)、一套“行业隐患排查标准”(即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的隐患排查标准)、两个“管理办法”(即南宁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分级监管办法和南宁市生产经营单位隐患自查自报管理办法)、三大“工作机制”(即责任机制、保障机制、运行机制)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目前,整个系统构架已初步搭建完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相应出台了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5个一级行业标准和32个二级行业标准。截至11月4日,全市登录信息系统注册的企业已有622家,其中危化品企业264家、矿山企业146家、烟花爆竹企业21家、工贸企业191家,已填报基本信息的企业有478家。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和使用让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落实变得更加切合实际,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更为具体,界线更为明晰,有效解决了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不落实;属地监管、行业监管、专项监管、综合监管职责不清,对监管对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生产经营单位和监管部门对事故隐患不知“查什么、怎么查、怎么改”;生产经营单位不上报、监管部门不能及时跟踪掌握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政府不能对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量化绩效评估等问题。

  为使这一体系真正实现设计效果,我市还在配套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在全区率先出台了《南宁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分类分级监管办法》和《南宁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报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两个文件“将全市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分为五大类三个等级来管理,即工业类、商贸类、交通运输类、建筑施工类、其他类,以及企业的危险特性分为高危级、中危级和一般级;将这五大类三个等级的生产经营单位划归对应的市直监管部门、县(区)和开发区监管。明确了各级对监管对象的检查抽查频次,从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达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全覆盖、不留盲区和不漏死角,隐患能得到及时跟踪整改的目的。明确了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制定行业隐患排查标准,制定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清单并开展排查,对在整改期内的隐患实行黄灯警示,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隐患实行红灯警示,对受黄灯警示的企业进行检查抽查,对受红灯警示的企业进行重点检查,督促企业加快整改工作;对隐患集中的行业或企业,由监管部门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治消除事故隐患;对不组织开展隐患自查自报、弄虚作假、不配合检查的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警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奖罚措施,以此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