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近年来GDP增速变化成因及趋势浅析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落实推进中央、自治区党委以及南宁市委各项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经济总量稳居全区十四市首位,同时还在全国五个自治区首府城市的经济总量排名中超越呼和浩特,跃居全国五个自治区首府城市经济总量首位。然而,近年来南宁经济增速却出现了一路下行的情况,特别是2014年GDP增速仅为8.5%,创下了2001年以来的新低。面对这种情况,本文将从当前南宁经济发展特征、变化成因、所处阶段、下一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据此对下一步南宁经济发展谋划布局中值得重视的因素提出看法和建议。
一、近年来南宁市GDP发展情况
GDP规模快速升级,十年跨过三台阶,总额突破3000亿。但增速冲高回落,在2014年创下2001年以来增速新低。 近年来,南宁市GDP规模进入了快速升级的过程,总量十年跨越三台阶,到2014年已突破3000亿。具体看,南宁市GDP总量由2005年的728亿起步,在2007年首次突破1000亿,到2011年突破2000亿,并于2014年迅速突破3000亿大关,达到3148亿元。
其中,当2007年南宁市GDP跨上第一个1000亿平台时,当年GDP增速冲向了这十年中的增速顶峰(17.4%)。随后增速一路下行步入回落轨道。当2014年总量突破3000亿时,增速已经跌至十年中的增速谷底(8.5%)。而2014年GDP增长8.5%这个速度,是创了2001年以来南宁市经济增速的新低。
二、影响南宁经济增速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国际、国内宏观大势是影响南宁市经济增速走向的总框
受地域间经济联结度持续增强影响,南宁经济对国家宏观经济波动的回应度较高,整体增速走向呈趋同态势。
从上表可以看出,南宁市经济循环过程中对于“市外市场(即南宁市地域以外的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依赖程较高,南宁市经济运行的每个生产循环的完成,都需要大量地域外生产要素参与。形成南宁市经济总供给的货物与服务供给总量中,来自南宁市外的供给量在1997年占27.55%,在2002年占27.47%,在2007年占22.54%;而形成南宁市经济总需求的货物与服务需求总量中,来自南宁市外的需求量在1997年占30.22%,在2002年占29.02%,在2007年占23.05%。
也就是说 ,在南宁市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长期以来约有20-30%的经济量的循环需要由南宁市地域以外生产要素支撑完成。 这种高比例的货物和服务内外双向流动,让南宁市经济与国内、国际市场运行情况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外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其影响也会通过这些市场联系迅速传导到南宁市的经济运行中,并最终体现为南宁经济增速的波动。因而,由于地域间经济联结度不断增强,南宁市经济波动与国家宏观经济波动呈现趋同化发展。而这一点,亦可在近十年全国、全区、南宁市经济增速变化图上得到验证。
从上图可以看出,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全国、全区、南宁市的经济增速变化趋同势头非常明显。所以说, 国际、国内宏观大势是影响南宁市经济增速走向的总框。
(二)主动力行业增速走势转向,是南宁市近十年来经济增速出现冲高回落的具体原因。
从十年来南宁市主要产业结构变化看,2000年时,南宁市经济中的第一产业占比重为23.2%,第二产业为27.9%,第三产业为48.9%。随着时间推移,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由2000年的27.9%升至2014年的39.8%;第三产业占经济比重一直保持在50%上下,仅在年度间略有小幅波动,振幅基本保持在3个百分点以内。从近十年来南宁各产业结构比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与第二业由于总量大、占比高,对GDP增速影响非常明显,是影响南宁市经济增速波动的主要因素。
下面我们将重点分析近十年来南宁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增速变化对GDP增速波动的影响。
从上图可以看到,近十年来南宁市GDP增速总体围绕第三产业增速轨迹线上下穿行,GDP增速低于第三产业增速的情况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增速低位运行期,GDP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速的情况主要发生在第二产业增速高位运行期。
事实上,对南宁市经济增速波动的总趋势,我们可以简单归纳出这样的基本特征:第三产业增速决定了南宁经济增速的“长期运行区间”,第二产业的增速控制了南宁经济增速的“短期波动空间”。
具体看2007年GDP增速顶峰形成,正是因为第二产业增速与三产增速在先后时序年度达到近期峰值所到致。当期第三产业增速与第二产业增速陆续到达时序顶峰,在两个强势因素重叠影响下,南宁市GDP增速在2007年达到了近十年顶峰。而2014年GDP增速低谷的形成,亦是由于当年第二产业增速与三产增速同步抵达低谷底面所致。其中,2014年第二产业增速为2002年以来最低位,仅高于2001年与2000年;2014年第三产业增速则为近十年来最低值,在这两个因素同向重叠作用下,2014年南宁市GDP增速跌到了近十年谷底,为2001年以来最低增速。
而从这十年来GDP增速变化总趋势看,在2006年以前,第二产业增速与第三产业增速均属上行区间,故而GDP增速也一路上行,呈逐年上升态势;而到2007年以后,由于第二产业增速(2008年-2012年上行,2012年-2014年下行,2008-2014总体呈下行)与三产增速(2008年-2014年持续下行)在总体上步入回落通道,GDP增速也随之呈现逐年减速态势。故而, 主动力行业增速走势转向,是南宁市经济增速十年来出现冲高回落的具体原因。
(三)结构调整中的行业间增量替代水平变化是经济增速变动的深层根源。
首先,我们以第三产业为例,看中长期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当我们把第三产业按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作粗略划分后,这种变化影响就会表现得较为明晰。
总体看,近年来南宁市第三产业经济结构中新兴行业类占GDP的比重上升,传统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三产得到优化发展。但亦应注意到,此过程中,新兴行业壮大带来多增的增量与传统行业弱化从而减增的增量并不对等,其中存在行业替代差。在新兴行业整体发展趋好时,新兴行业多增的增量会明显高于传统行业减增的增量,当期经济增速就得到提高。而当在新兴行业发展趋缓时,新兴行业多增的增量就会低于传统行业减增的增量,当期经济增速就会被降低。
从上表可以看到,2000年-2007年期间,南宁市第三产业中新兴行业类的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占GDP结构上升了3.81个百分点,由此结构变动带来的多增的增量是41.48亿元,而同期传统类行业占GDP的比重是下降了3.27个百分点,由此引起减增的增量是35.53亿元。两相对抵后,南宁GDP总增量在新兴第三产业行业带动下增加6亿元,经济增速加快,呈上行态势。
然而,到2007以后,尽管新兴行业中的金融业发展继续加快,占GDP上升高达3.41个百分点,但受同期房地产业发展急剧减速影响,新兴行业类占GDP比重升幅仅为3.07个百分点,由此带来多增的增量仅为33.43亿元。而同期传统类行业弱化趋势并未停滞,2007年-2014年七年间传统行业类占GDP结构下降4.04个百分点,由此引起减增的增量是43.95亿。两相对抵后,行业替代带来的GDP增量变动为-10.5亿元,受增量减小影响,此期GDP增速减缓,呈下行态势。
其次,我们以工业为例,看短期结构调整对行业增速的影响。 近年来,工业处于环保与节能减排倒逼下加快结构调整的态势,由于这是非市场因素主导的调整,其进程就更为激进,短期结构变动也更为剧烈,对当期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更为明显。
2014年,因节能降耗与环保减排加速推进,南宁市当年关闭了一批排放不达标的造纸业企业。受此影响,当年南宁机制纸及纸板产量下降55.2%,纸浆产量下降45.1%,造成南宁市规模以上造纸业当年产值减少36.15亿,而当年南宁34个工业行业每行业年均产值增量为8.8亿元,也就是说,一个造纸业因调整产生的产值缺口需要4-5个行业平均增量去对抵才能平衡。同时, 这一因素还直接下拉当年规模工业产值增速1.4个百分点,2014年南宁市规模工业产值的增速是11.7%。可以看到,当年仅一个造纸业调整影响就使全市规模工业增幅下拉了10%。
因此,在推进结构调整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行业替代缺口,并对其可能引致的经济增长失速具有充分准备。
(四)“投资推动”增长模式的实际效能变化,亦对经济增速变动形成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走的都是“投资推动”发展模式,3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该模式的作用与效果非常显著。然而,当我们从“每单位结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角度对南宁市投资拉动效果进行分析发现, 在现阶段,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继续保持有效的同时,其拉动效用却有所下降。
这个问题的出现,与我们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及当前所处的阶段密不可分。具体看,在“十五”以前时期,南宁以及全国的经济盘子都比较小,经济基础也较薄弱,社会实际总供给与社会潜在总需求存在较明显不平衡,经济增长动力直接来自新增产能,所以当时只要有投资,就能转化为市场接纳的有效产能,就能形成有效的经济增长。故而在“十五”期以前发展阶段,整体上投资规模增长对南宁市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一直是上升的。
在“九五”时期的前两年,即1996年与1997年,南宁GDP增速走势在投资快速推动下甚至是呈上行态势的,但其后受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局面发生大逆转,受“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影响,我国吸引外资能力急剧下降,出口货物成本高企,以致宏观面出现外资来源急剧下降、微观面出现外向企业无心扩产的情况,从而出现导致投资整体弱化发展,不得不靠拉内需来弥补经济动力不足的问题。由于“九五”后期投资弱化,导致当时GDP增速也快速走弱,经济步入下行通道。
随着“十五”期到来,当“亚洲金融危机”这个外部宏观不利因素解除,“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效果在南宁市迅速重新发挥实效。仅在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的第四年,南宁市经济增长就已达13.2%,超过了金融危机结束点四年前的增长水平(12.5%)。在南宁,整个“十五”期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高达57.26%,而当期末投资占GDP比重仅为53.61%。同期投资对GDP增长贡献明显高于投资占GDP比重,“投资推动”增长模式初展手脚。
随后“投资推动”模式达到效能顶峰,在“十一五”期,南宁市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5.1%,同期投资占GDP比重为55.9%,投资对GDP增长贡献高于投资占GDP比重9.2个百分点。
进入“十二五”以后,“投资推动”增长模式依然有效,但情况却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十二五”以来,南宁市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4.8%;同期投资占GDP比重为58.4%,投资对GDP增长贡献高于投资占GDP的比重6.4个百分点。可以看到,尽管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仍高于投资占GDP的比重,但同样每份比例结构投资产生的经济增长贡献水平却比“十一五”期低了。
当我们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投资占GDP的比重”指标相除,计算出“每单位结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这上强度相对指标时,这个情况就更明晰。具体看,“十五”期“每单位结构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水平”是1.068,“十一五”期是1.165,“十二五”期以来是1.109。可以看出,该指标在“十一五”期是近3个五年发展期的顶峰。这一数据的系列变化表明:
一是随着投资与南宁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南宁经济的发展基础已经越来越完善,简单地以投资补“产能缺口”拉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越走越难,不适应当前发展阶段需要那部分投资最终会成为无效产能,不能形成经济增长支撑。
二是尽管当前“每单位结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比“十一五”期回落,但数值上仍大于1,且高于“十五”期水平。说明 “投资推动”增长模式在南宁并未走到尽头,中短期内仍可以是我们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手段。
三是鉴于当前“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效果已经出现了下降,我们应提前做谋划与准备,加快推进“以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产业布局,为南宁经济长期向好发展创造基础。
三、关于当前南宁市经济所处发展阶段与发展特征的总体判断
(一)2014年经济增速已处“U”型周期底部,再次深度下行的可能性不大。
当我们把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历年GDP增速变化趋势联成整体来看时(见图二),我们可以初步看出: 2014年经济增速已处一个新的“U”型周期底部,再次深度下行的可能性极小。
图二:
具体看,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一是南宁市经济增速的峰谷变化周期大约是14年一个周期左右,这一趋势在1993年以后尤为明显。 究其成因,主要是因为在1993年以前,我国地各地经济运行中的计划调节因素仍相当重,尽管大周期的发展特征体现较好,但其细类年度间的增速变化,更多反映当时政府行政指令调节的取向,而非经济运行本身的规律性变动,因而不宜用作细类周期阶段甄别的基础。而1993年以后,由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经济运行调节中的指令性计划因素逐年淡出,经济市场化程度得到较大提高,所以经济增速的变化也开始更大程度地呈现出自身运行规律。具体看,从1993年到2007年,南宁市经济走完了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第一个U周期。从2007年开始,南宁市经济步入一个新U周期,至今已经新周期中运行了近7年多。
二是南宁市经济增速峰谷周期总趋势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及政策影响大,大约7年上行、7年下探规律较为明显。 可以明确地看出,历史年度南宁市GDP增速的上、下行阶段变化周期基本是7年。南宁市GDP增速自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爆发式上升,达到1993年的23.5%。随后步入“U”型周期下行阶段,尽管在1997年出现了小幅向上盘整,但很快被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打压,最终于在2000年行至本周期增速最低点(7.7%)。此轮下行1993起2000年止,整个时间跨度7年。
2000年以后,随着中央的积极财政政策、启动消费、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南宁市经济亦开始进入“U”型周期上行阶段。此期间,尽管2003年受“非典”影响增速出现小停滞,但随即继续上行,至2007年达到新峰值(17.4%)。整个时间跨度亦为7年。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在国内经济下行与国际经济持续恶化压力下,国家于2008年11月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用来拉动内需,以弥补外需不足影响。受此推动,南宁市经济增速在2008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年度增速达到15.1%。但随后继续回到“U”型周期下行通道,在2014年到达与前一周期最低位相近区域(8.5%)。从2007年顶峰下行至2014年,正好也是7年。
三是无重大特殊局势变化的情况下,当前GDP增速应可判断为在新一轮周期谷底区域运行,增速再度出现大幅下行的可能较小。具体看,作出此判断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 从南宁市历史经济周期波动的上、下行跨度时间范围均为7年的基础看,至今南宁市经济增速已经下行了7年时间,从时间节点看当前应该是底部区域。
第二是 2014年8.5%的增速尽管比上一周期的谷底速度高0.8个百分点,但仍可被确认为本周期的经济底部区域,因为上轮一周期是在到达底的3年前发生重大宏观环境恶化事件(即1997年-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且在到达底部前1年结束。而本周期的重大宏观环境恶化事件(即2007年-2011年的“美国次债危机”,以道琼斯工业指数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为结束标志)发生时间在周期起始的顶部段,且在底部区的3年以前就结束了。比较看,外围重大宏观环境恶化事件对本周期影响更小,所以本周期谷底增速可能略高。
第三是 当前南宁GDP季度增速的变化趋势也较好地支撑了这一判断。2015年以来,南宁市季度GDP增速从一季度的8.5%,回升二季度的8.7%,到三季度又再次向上,达到8.8%,短期看,增速企稳趋势已显端倪。更深入从2013年以来的南宁GDP分季度增速变化图看时,可以发现极限底部增速在2014年1季度(7.5%)已出现
四、对“十三五”期南宁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与条件展望
(一)面临的国际、国内宏观形势
国际形势方面。 一是世界经济进入复苏。经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持续调整,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等风险已基本释放,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据IMF预测,2015年和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3.5%和3.7%。二是全球产业格局将继续深度调整,并可能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展开,美欧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加紧控制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日本加快制造业全球布局调整;新兴经济体凭借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地缘政经博弈更趋复杂。为抑制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对中国的围堵和压制成常态。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国与中亚、西亚、非洲、东盟以及欧洲国家的经济联系和经贸合作将可能开辟新空间。
国内形势方面。 一是在未来的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以速度换档、动力转换、结构调整为主的“新常态”发展期,要素投入结构、增长动力结构继续发生变化,“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模式(即投资推动模式)”会向“要素投入和创新驱动并重的增长模式”转变, 经济增速会由过去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 二是经济发展由规模提升向质量提升转化,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三是生态环境建设会持续推进,节能减排与环境监管将加强。四是“一带一路”为引领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将逐步形成。
(二)“十三五”期南宁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优势
1、经济增速将进入“U”型周期的上升段。 通过前文对南宁经济增速长期波动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十三五”期南宁经济增速将可能是进入下一个经济增速回升期。因而,从经济发展的波动规律看,“十三五”期是一个对加快南宁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的五年期。
2、投资驱动模式并没有走到尽头。 从对投资驱动模式在南宁经济发展各阶段的效能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十二五”期南宁市的每单位结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虽低于“十一五”期水平,但数据仍大于1,且高于“十五”期水平。说明“投资推动”增长模式在南宁并未走到尽头,中短期内仍可以是我们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因而,在新的以创新驱动为主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完全建立之前,我们仍有较大余地使用投资驱动这一手段并使之切实加快经济增长。这将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十三五”南宁经济发展的总布局与总支撑。
3、经济与产业规模已经具备了优化调整的基础。 从当前情况看,南宁市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已上新台阶,GDP总量在2014年达到了3148亿,全部工业工业产值在2014年达到了2984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4年达到 2934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在2014年达到了7064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在2014年达到了7091亿,财政收入在2104年达到了527亿。如此大的经济存量,为我们在“十三五”期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现实可能,也为接受因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失速提供了缓冲余地。因而,从规模存量方面看,南宁经济在“十三五”期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与行业结构调整的底气,要比“十五”期、“十一五”期强得多。
4、工业、金融等上升行业发展加快为“十三五”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南宁市工业占GDP比重持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具体看,在“十一五”期及“十二五”期以来,工业对GDP增长贡献分别是31.44%和39.56%,而同期工业占GDP比重分别是26.9%和29.3%。可以看出,南宁工业在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内持续快于其他行业发展,并且对经济增长拉动效率也在上升。同时,当我们把“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与“工业占GDP的比重”指标相除,计算“每单位结构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指标时,我们可以发现,“十一五”期南宁市“每单位结构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是1.1688,而”十二五”期以来这一数据是1.3502,这一数据在时期序列上呈上升趋势,说明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南宁工业规模上升的同时,对经济增长拉动效率也在提高。
二是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用持续上升。 “十一五”期末南宁市金融业占经济比重是7.38%,“十一五”期以来金融业对南宁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6%;进入“十二五”期以来,金融业占经济比重在9.8%左右,“十二五”期以来金融业对南宁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2.92%。与工业的情况类似,金融业的“每单位结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指标从时序看是上升的,“十一五”期与“十二五”期以来的“每单位结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分别为1.162与1.318。也就是说,在当前金融业规模量上升的同时,其对经济增长和拉动效率在提高。
以工业与金融为代表的中长期持续上升行业的出现,为我们在“十三五”期加速推动GDP增速上行提供了较明确支撑,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期后南宁工业与金融对经济增长拉动效率的提高,为“十三五”期这两个行业全面成为南宁经济增长加速器增加了可能性。
(三)“十三五”期南宁经济面临的主要制肘
1、GDP增速虽可能进入上行通道,但上行空间被收窄的可能更大。 一是全国宏观大势步入增速换档期的“新常态”因素存在,受南宁市的经济增速变化与全国全区的趋同性强影响,“十三五”GDP增速虽转入上升通道的可能性大,但上行空间必然会比以往收窄。二是随着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南宁市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区间缓步收窄是总趋势。因而,结合这两个趋势性因素影响,我们对“十三五”期南宁经济增速的上升空间要有一个清醒预判,不能期待形成类似1993年、2007年那样的高增速顶峰。
2、投资驱动效率下降带来的投资领域选择与结构优化问题。 进入“十二五”期以后,“投资推动”增长模式的效率已经出现了下降。因而在南宁“十三五”期的发展中,对“投资推动”增长模式效果的期望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因为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及各行业产能完备,粗放型投入的拉动效率下降已是现实。所以,一方面我们不仅不能把提高经济增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扩大投资上,另一方面还要同时考虑投资驱动效率下降带来的“单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能力减弱”的问题,对投资领域与投资结构加以优化,以尽可能提高投资转化为实际经济增长的能力。
3、产业结构调整加剧形成行业替代缺口,造成经济短期失速的问题。 进入“十三五”期,随着经济发展中节能减排与生态环保理念的加速推进,预计南宁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换代的情况会比当前更剧烈,在调整过程出现行业增量替代缺口的情况也会更普遍,这就必然会对短期经济增速波动形成重大影响。因而,我们在谋划“十三五”产业布局的时候,应该对行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增速影响问题重点加以预估。
五、对“十三五”期加快南宁市经济增长的建议
(一)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积极推进新兴工业地域集群建设,夯实工业可持续增长基础。
一是 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特别是加快糖、纸、水泥等南宁大宗工业品的生产技术改造,以符合新时期节能环保要求为目标,以产业扶持资金或节能环保改造配套支持资金的形式,加大对这些传统行业投入,夯实南宁现有传统工业基础,提升这些传统行业的同行竞争力,减小被市场与环保倒逼淘汰的可能,稳固南宁工业存量基础。
二是 要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对产业集群进行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围绕当前南宁具有竞争优势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铝加工业等重点行业,加大招商引资,促进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地域集聚,培育形成一批地域性配套产业集群,提高南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并要以培育地域产业集群的方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拓宽南宁中小企业生存壮大的空间。
三是 要以园区工业为核心加快发展,提升和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综合配套功能,改善产业集聚条件,优化园区企业发展环境。促进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企业的技术进步加快,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污染防治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
(二)要加大地方政府在金融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拓展金融业发展空间,促进金融业多元化发展。
一是 要完善政策,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进驻南宁,夯实发展之基。要进一步推动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完善金融机构引入政策,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总部入驻我市,做大我市金融业总量。并要制定相关鼓励和引导政策,推动驻市金融机构多设立分支机构、营业网点以及服务中小企业的专用平台,努力提高我市的金融密度和金融服务水平,增强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和业务拓展能力。
二是 要不断提高地方政府服务金融发展的水平,鼓励和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南宁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桥梁作用,努力搭建多种形式的银政、银企合作平台,引导金融机构紧紧围绕我市中心工作加强支持与服务。因为一带一路建设、北部湾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等这些重大契机,不仅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驻邕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强地方政府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等的沟通联系与合作,争取广泛支持,支持驻邕金融机构加快拓展相关业务,可以成为我们“十三五”期加快南宁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是 要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鼓励资产管理、财务、基金、股权投资、租赁、典当、会计咨询服务等各类机构发展,加快制定鼓励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私募债券的鼓励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企业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为金融创新成长、资本增值提供空间,提升金融服务企业和培育产业的能力。
(三)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效果。
一是 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仍在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在总体上要对当前出现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能回落的现实进行认真分析,从行业结构上优化投资布局,加大新兴行业、上升行业的投资力度,尽可能避免投资失效的情况出现,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力。
二是 要重点提高工业投资占比。工业是当前南宁经济加快增长的核心,没有工业投资,就没有工业发展,南宁经济也就失去了强劲增长的可能。因而,在当前全国上下加速工业化推进的重点阶段,南宁应围绕一批有亮点、有前景的工业行业加大投资,扶持壮大一批核心企业,加速培植一批新增工业增长点。
三是 加大新兴产业投资。特别是要扩大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相关现代新兴产业的投资,为南宁经济在新阶段实现腾飞打好基础、提前布局。
(四)围绕“一带一路”与北部湾开放开发加大力度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 着眼未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完善。在允许的范围内,鼓励多种形式发展现代服务业,减少对业务品种、业务对象和经营区域的限制,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打破市场分割,消除行业垄断,鼓励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加大力度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加强政策兑现情况的督促检查,充分发挥政策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导向和支持作用,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力。
二是 顺应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需要,重点发展工业互补型服务业,加大工业生产配套服务,特别是加快物流、金融、科研及商务服务业发展,壮大存量,优化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充分发挥南宁在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作用,充分利用南宁地处经济区门户的区位优势,在交通物流和仓储方面拓宽服务范围,争取在工业生产配套服务上有所突破,推进南宁服务业结构升级。
三是 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围绕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加快南宁的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机契合“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资金流和信息流资源,使南宁真正成为“一路一带”在北部湾经济区的一个有效衔接,并突出构建一体化的“中国—东盟”信息枢纽服务体系,把南宁真正打造成为“中国—东盟信息集散基地”。